朝廷准备举行郊祀大典,会稽王司马昱问王彪之说:“郊祀大典后应当实行大赦吗?”王彪之说:“自从东晋中兴以来,郊祀后往往会大赦,我个人认为这不合适;凶恶愚昧的人会认为郊祀后必定大赦,就会产生侥幸作乱的想法!”司马昱听从了他的建议。
燕主慕容俊前往龙城。
丁零人翟鼠率领部众投降燕国,被封为归义王。
公元352年
春季,正月,辛卯日,发生了日食。
秦国丞相苻雄等人请求秦王苻健正式称帝,依照汉朝、晋朝的旧制,不必效仿石氏最初(先称天王)的做法。苻健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即位为皇帝,实行大赦。各位公爵都进爵为王。大臣们又说,单于的职位是用来统辖各少数民族的,不应由天子兼任,苻健便将单于之位授予太子苻苌。
司马勋返回汉中后,杜洪、张琚驻扎在宜秋。杜洪自认为出身名门望族,轻视张琚,张琚于是杀掉杜洪,自立为秦王,改年号为建昌。
刘显攻打常山,魏主冉闵留下大将军蒋干辅佐太子冉智镇守邺城,亲自率领八千骑兵前去救援。刘显的大司马、清河王刘宁献出枣强县投降魏国。冉闵进攻刘显,将其击败,追击到襄国。刘显的大将军曹伏驹打开城门迎接冉闵。冉闵杀掉刘显及其公卿以下官员一百多人,焚烧了襄国的宫殿,将襄国的百姓迁徙到邺城。赵国汝阴王石琨带着他的妻妾前来投奔东晋,在建康市被斩首,石氏家族就此灭绝。
尚书左丞孔严对殷浩说:“近来众人的情绪,实在令人寒心,不知您打算如何稳定局面。我认为应当明确官员职责分工:像韩信、彭越那样的人专门负责征伐,像萧何、曹参那样的人负责镇守后方,朝廷内外的职责,各有专属;还要深思廉颇、蔺相如屈己容人的道义,陈平、周勃和睦共事的谋略,让众人和谐无间,这样才能稳固大局、成就功业。观察近来归降的人,都是人面兽心,贪婪而无亲情,恐怕难以用道义感化他们。”殷浩没有听从。孔严是孔愉的侄子。
殷浩上奏疏请求北上出兵许昌、洛阳,朝廷下诏批准。任命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都统,进军驻扎在寿春。谢尚没能安抚好张遇,张遇发怒,占据许昌反叛,派他的部将上官恩占据洛阳,乐弘在仓垣攻打督护戴施,殷浩的军队无法前进。三月,朝廷命令荀羡镇守淮阴,不久又加授他监青州诸军事,还兼任兖州刺史,镇守下邳。
乙巳日,燕主慕容俊返回蓟城,逐渐将军队中的文武官员、士兵及百姓的家属迁徙到蓟城。
姚弋仲有四十多个儿子,到他病重时,对儿子们说:“石氏待我优厚,我本想为他们尽力。如今石氏已经灭亡,中原没有君主;我死后,你们要尽快归附晋朝,务必坚守臣子的气节,不要做不义之事!”姚弋仲去世后,儿子姚襄隐瞒丧事不公布,率领六万部众向南攻打阳平、元城、发干,攻克三城后,驻扎在碻磝津,任命太原人王亮为长史,天水人尹赤为司马,太原人薛瓒、略阳人权翼为参军。姚襄与秦国军队交战,战败,损失三万多户部众,向南退到荥阳,才公布父亲的丧事。又与秦国将领高昌、李历在麻田交战,姚襄的战马中箭死亡。弟弟姚苌把自己的马交给姚襄,姚襄说:“你用什么脱身?”姚苌说:“只要兄长能脱险,那些小子一定不敢伤害我!”恰逢救兵赶到,两人都得以脱险。尹赤投奔秦国,秦国任命尹赤为并州刺史,镇守蒲阪。
姚襄于是率领部众归附晋朝,送自己的五个弟弟到东晋作为人质。朝廷下诏让姚襄驻扎在谯城,姚襄单人骑马渡过淮河,在寿春拜见谢尚。谢尚早就听说姚襄的名声,命令撤去仪仗侍卫,头戴幅巾接待他,两人相处得像老朋友一样融洽。姚襄学识渊博,善于谈论,江东人士都很敬重他。
魏主冉闵攻克襄国后,就到常山、中山各郡流动谋食。原赵国立义将军段勤聚集一万多胡人、羯人据守绎幕,自称赵帝。夏季,四月,甲子日,燕主慕容俊派遣慕容恪攻打魏国,慕容霸等人攻打段勤。
魏主冉闵准备与燕国交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劝谏说:“鲜卑人乘胜而来,锐气正盛,况且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请求暂且避开他们,等他们骄傲懈怠后,再增派兵力攻打,”冉闵发怒说:“我想率领这支军队平定幽州,斩杀慕容俊;如今遇到慕容恪却要躲避,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互说道:“我们君主这次出征,一定回不来了,我们何必坐等被杀受辱!”两人都自杀了。
冉闵在安喜驻军,慕容恪率军跟随。冉闵向常山进军,慕容恪追击,丙子日,在魏昌县的廉台追上冉闵。冉闵与燕军交战十次,燕军都没能取胜。冉闵一向有勇猛的名声,他率领的士兵精锐,燕人都很畏惧他。慕容恪巡视阵地,对将士们说:“冉闵勇猛却没有谋略,不过是能对抗一个人的匹夫罢了!他的士兵饥饿疲惫,武器装备虽然精良,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不难打败他们!”冉闵因为自己率领的多是步兵,而燕军都是骑兵,便领兵准备前往树林中。慕容恪的参军高开说:“我们的骑兵在平原上作战有利,如果冉闵进入树林,就无法再控制他了。应当尽快派遣轻骑兵拦截他,交战之后假装逃跑,把他引诱到平原上,然后才能攻打他。”慕容恪听从了高开的建议。魏军返回平原,慕容恪把军队分为三部,对将领们说:“冉闵性格轻率急躁,又自认为兵少,一定会拼死向我们进攻。我会集中中军的兵力严阵以待,等他前来交战,你们从两侧夹击,没有不能攻克的!”于是挑选五千名善于射箭的鲜卑士兵,用铁锁把他们的战马连接起来,排成方阵前进。冉闵乘坐的骏马名叫“朱龙”,能日行千里。冉闵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执钩戟,进攻燕军,斩杀三百多人。他望见燕军的中军大旗,知道那是中军所在地,就径直冲过去;燕军的左右两部从两侧夹击,大败魏军。燕军将冉闵重重包围,冉闵突破包围向东逃跑二十多里,朱龙突然死去,冉闵被燕军擒获。燕人杀掉魏国仆射刘群,擒获董闰、张温,连同冉闵一起押送到蓟城。冉闵的儿子冉操逃奔到鲁口。高开受伤去世。慕容恪进军驻扎在常山,慕容俊命令慕容恪镇守中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