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桓温的威势震慑朝廷内外,晋简文帝(司马昱)虽然身处皇帝之位,却只能拱手沉默而已,还时常担心被废黜。在此之前,火星停留在太微垣的端门位置,过了一个月,海西公(司马奕)就被废黜。辛卯日,火星逆向运行进入太微垣,简文帝对此非常厌恶。中书侍郎郗超当时在宫中当值,简文帝对郗超说:“生命的长短,我本来就不放在心上,只是还会再有最近发生的那种事(指废立)吗?”郗超说:“大司马桓温,正在对内稳固国家社稷,对外拓展疆域谋划,像废立那样的非同寻常之事,我用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不会再发生。”后来郗超请假回家探望父亲(郗愔),简文帝对他说:“请代我向你父亲致意,国家和家族的事情,竟然到了这个地步,是因为我不能用道义匡扶护卫皇室,内心的愧疚和叹息难以言说!”接着吟诵庾阐的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有志之士为朝廷危难而痛心,忠诚之臣为君主受辱而哀伤)。”说完泪水沾湿了衣襟。简文帝风度仪表优美,举止得体,注重典籍研读,即使书案上满是灰尘,也依然沉浸在读书中。他虽然神情恬淡舒畅,却没有挽救时局的远大谋略,谢安认为他属于晋惠帝(司马衷,西晋昏庸君主)一类的人,只是在清谈(魏晋时期文人的玄谈风尚)方面比晋惠帝稍好一些。
郗超因为是桓温的亲信,朝中官员都畏惧他,不敢得罪。谢安曾经和左卫将军王坦之一起去拜访郗超,一直等到天色已晚还没能见到他,王坦之想离开,谢安说:“难道就不能为了保全性命,再忍耐片刻吗?”
这时,前秦任命河州刺史李辩兼任兴晋太守,让他返回枹罕镇守。同时将凉州的治所迁移到金城。张天锡(前凉君主)听说前秦有兼并凉州的野心,非常恐惧,于是在姑臧城南建立祭坛,杀牛、羊、猪三牲祭祀。他率领手下官员,隔着遥远距离与东晋的三公(朝廷最高级官员,当时指司徒、司空、太尉)结盟。又派遣从事中郎韩博携带奏表和盟文前往东晋,并且给大司马桓温送信,约定在明年夏天一起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上邽会师。
这一年,前秦益州刺史王统在度坚山攻打陇西鲜卑族首领乞伏司繁,乞伏司繁率领三万骑兵在苑川抵御王统。王统暗中派兵偷袭度坚山,乞伏司繁部落的五万多人全都投降了王统;乞伏司繁的部众听说自己的妻子儿女已经投降前秦,未经交战就溃散了。乞伏司繁无处可去,也前往王统军中投降。前秦王苻坚任命乞伏司繁为南单于,把他留在长安;任命乞伏司繁的堂叔乞伏吐雷为勇士护军,安抚他的部众。
公元372年
春季二月,前秦任命清河人房旷为尚书左丞,征召房旷的兄长房默以及清河人崔逞、燕国人韩胤担任尚书郎,任命北平人阳陟、田勰、阳瑶为着作佐郎,郝略为清河相。这些人都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有声望的士子,由王猛推荐任职。阳瑶,是阳骛的儿子。
冠军将军慕容垂对前秦王苻坚说:“臣的叔父慕容评,是燕国像恶来(商纣王时奸臣,以暴虐着称)一样的人,不应该再让他玷污圣明的朝廷,希望陛下为燕国除掉他。”苻坚于是调任慕容评为范阳太守,前燕的各位亲王全部被补任为边境州郡的官员。
对此,司马光说:古代的人,消灭别人的国家却能让该国百姓喜悦,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为百姓铲除祸害啊。那个慕容评,蒙蔽君主、独揽朝政,嫉妒贤才、忌恨功臣,愚昧昏庸、贪婪暴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国家灭亡后他还不肯去死,逃跑后被擒获。前秦王苻坚不把他当作首恶诛杀,反而对他加以宠爱、授予官职,这是偏爱一个人却不爱整个国家的百姓,他失去人心的地方太多了。所以他对人施加恩惠,人们却不认为是恩惠;对人竭尽诚意,人们却不认为是诚意。最终他功业未成、无处容身,就是因为行事不符合正道啊。
三月戊午日,东晋派遣侍中王坦之征召大司马桓温入朝辅佐朝政,桓温再次推辞。
此时,前秦王苻坚下诏:“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百姓,凡是精通一部儒家经典、具备一种技艺才能的人,所在郡县要依照礼仪将他们送到京城。在职官员中俸禄在百石以上,却不通晓一部经典、没有一种技艺才能的人,罢免官职,遣送回乡为民。”
夏季四月,东晋将海西公司马奕迁徙到吴县西柴里,命令吴国内史刁彝负责防卫,又派遣御史顾允监督他。刁彝,是刁协的儿子。
六月癸酉日,前秦任命王猛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特进、常侍、持节、将军、侯爵等原有官职依旧保留;任命阳平公苻融为使持节、都督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冀州牧。
庾希、庾邈与前青州刺史武沈的儿子武遵,聚集部众在夜间攻入京口城,晋陵太守卞眈翻越城墙逃到曲阿。庾希谎称接受海西公的秘密诏令,要诛杀大司马桓温。建康城内震动混乱,朝廷内外实行戒严。卞眈征调各县士兵二千人攻打庾希,庾希战败,关闭城门坚守。桓温派遣东海内史周少孙讨伐庾希。秋季七月壬辰日,周少孙攻克京口城,擒获庾希、庾邈以及他们的亲信党羽,将他们全部斩首。卞眈,是卞壶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