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罽宾国的僧人昙无谶,自称能驱使鬼神治病,并且有隐秘的法术。北凉王沮渠蒙逊非常敬重他,称他为“圣人”,自己的女儿和儿媳都去跟随昙无谶学习法术。北魏君主听说后,派遣李顺前去征召昙无谶。沮渠蒙逊留住昙无谶,不肯派遣他去北魏,随后又杀死了昙无谶。北魏君主因此对北凉产生怨恨。沮渠蒙逊晚年荒淫无道、猜忌暴虐,手下人深受其苦。
公元433年春季,正月初五(乙卯),北魏君主(拓跋焘)派遣永昌王拓跋健统领各路军队救援辽西。
正月初九(己未),南朝宋实行大赦。
正月十六日(丙寅),北魏任命乐安王拓跋范为都督秦、雍等五州诸军事、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安镇都大将。北魏君主因拓跋范年轻,又挑选有德行的老将平西将军崔徽、征北大将军雁门人张黎担任他的副手,共同镇守长安。崔徽是崔宏的弟弟。拓跋范廉洁谦恭、宽厚仁爱,崔徽注重顾全大局,张黎清廉简约、公正无私,他们执政量刑简便易行,减轻徭役和赋税,关中地区于是安定下来。
二月二十日(庚午),北魏君主任命冯崇为都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封辽西王,允许他总领封国内的尚书事务,享用辽西十郡的赋税,可秉承皇帝旨意任命尚书、刺史、征虏将军以下的官员。
北魏平凉地区的休屠族征西将军金崖、羌族泾州刺史狄子玉,与安定镇将延普争夺权力,金崖、狄子玉起兵攻打延普,未能攻克,退守胡空谷。北魏君主任命虎牢镇大将陆俟为安定镇大将,率军进攻金崖等人,将他们全部擒获。
北魏君主征召陆俟担任散骑常侍,随后又派他出任怀荒镇大将。不到一年,高车族各部首领(莫弗)控告陆俟治理严苛、毫无恩德,请求恢复前任镇将郎孤的职位。北魏君主召回陆俟,让郎孤接替他。陆俟回到朝廷后,对北魏君主说:“不出一年,郎孤必定会失败,高车族必定会反叛。”北魏君主大怒,严厉斥责陆俟,让他以建业公的身份回家闲居。第二年,高车族各部首领果然杀死郎孤,发动叛乱。北魏君主十分震惊,立即召见陆俟,问他:“你怎么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陆俟回答:“高车族不懂上下尊卑的礼仪,所以我用威严对待他们,用法律约束他们,想逐渐引导教化,让他们明白本分界限。但各部首领厌恶我的做法,控告我没有恩德,却称赞郎孤的好处。我因罪被免职,郎孤得以返回怀荒镇,他喜欢高车人的赞誉,更加注重博取名声,只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们。不懂礼仪的人,容易产生骄傲轻慢之心,不出一年,就会完全没有上下之分,郎孤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必定会再次用法律制裁他们。这样一来,高车人就会心怀怨恨,必然引发祸乱。”北魏君主笑着说:“你身材虽然矮小,思虑却如此深远!”当天就恢复了陆俟散骑常侍的职位。
二月初二(壬午),北魏君主前往河西地区,派遣兼散骑常侍宋宣出使南朝宋,同时为太子拓跋晃求婚;宋文帝(刘义隆)含糊其辞地回复了他。
此时,刘道济去世,梁俊之、裴方明等人秘密将他的尸体埋在书房后面,伪造刘道济的指令来答复各种文书,即使是刘道济的母亲和妻子也不知道他已去世。程道养在毁金桥登上祭坛,祭祀上天(即称帝仪式),裴方明率领三千人出兵进攻,程道养等人大败,退守广汉。
荆州刺史临川王刘义庆任命巴东太守周籍之为都督巴西等五郡诸军事,率领二千人救援成都。
三月,逃亡之人司马天助向北魏投降,自称是东晋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儿子;北魏任命他为青、徐二州刺史,封东海公。
三月初二(壬子),北魏君主返回平城皇宫。
赵广等人从广汉进军到郫城,接连扎下几百座营寨。周籍之与裴方明等人合兵进攻郫城,攻克城池后,又进军广汉攻打赵广等人,赵广等人逃往涪城和五城。夏季,四月初一(戊寅),南朝宋才公开为刘道济举办丧事。
宋文帝听说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治理不善,丧失了氐族、羌族百姓的信任,于是从流放之人中起用萧思话,任命他为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是甄法崇的哥哥。
这时,北凉王沮渠蒙逊病重,国内大臣共同商议,认为世子沮渠菩提年幼弱小,于是拥立沮渠菩提的哥哥、敦煌太守沮渠牧犍为世子,加授中外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很快,沮渠蒙逊就去世了,谥号为武宣王,庙号太祖。沮渠牧犍继承河西王王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和,立儿子沮渠封坛为世子,加授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请求任命。沮渠牧犍聪明好学,温和文雅且有度量,所以大臣们拥立他为王。
在此之前,北魏君主派遣李顺前往北凉,迎接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女儿入宫做夫人。恰逢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声称遵照先王遗愿,派遣左丞宋繇将自己的妹妹兴平公主送往北魏,北魏君主封她为右昭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