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来不仅军事才能突出,主政亦是不容小觑,他将原有的茅草屋改为木板屋,建造了400多间店屋,招募华工开发土地,开发矿场,开辟道路,恢复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
吉隆坡此时俨然就是此人的大本营。
第二个人就是他曾经的下属叶观盛。
此人出身农家,台山赤溪人,同样是18岁时离开家乡,南下谋生。
初在芙蓉锡矿场当矿工,结识了叶亚来。
他追随此人到内战中的雪兰莪,参与吉隆坡的重建。内战结束后,叶观盛经营矿业起家,矿场雇佣工人至少一千多人,
情报上说,他今年正在筹建一个华人慈善药局,其人表面效忠殖民政府,情报却表情他在暗中却资助反清复明的洪门分支。
吉隆坡华人势力庞大,有数万华人,主要就是经营锡矿与航运,但亲英立场鲜明。
划过几页之后就是新加坡。
同样是至少数万,甚至十万众的南洋华人重镇,却远比吉隆坡复杂,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所以列在第二位。
本地势力众多,主要有福建帮、潮州帮、广府帮、客家帮和海南帮。
福建帮是新加坡势力最强大的群体。
英国人和香港一样,对本地的华人治理相对宽松,甚至放弃了甲必丹制度,放任华人自行治理,反而在南洋在各个城市中活力最旺。
本地华人主要从事转口贸易,新加坡作为和香港一样的自由港,转口贸易同样是经济命脉。
许多华商,特别是福建帮商人,活跃在这一行。
潮州帮大量从事甘蜜和胡椒的种植,广东人多从事酱园和杂货行业,客家人主要从事典当及药材行业,互不干扰又暗中竞争。
新加坡会馆众多,如宁阳会馆、应和会馆等,还有香火很旺的大庙,如粤海清庙、天福宫。
名单前两位是佘有进和胡璇泽,
佘有进是广东潮安人。
年少时孤身一人搭乘帆船南下新加坡。初到时,他是一名种植园管工,但很快便崭露头角。
如今主要从事甘蜜和胡椒的种植与贸易。甘蜜是皮革处理和染料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大。
佘有进通过大规模种植与出口,迅速积累巨额财富,被当地华人尊称为“甘蜜大王”。
种植园遍布新加坡全岛。
财富急剧膨胀后,他成为本地当之无愧的潮州帮领袖,为解决同乡的福利与安置问题,牵头创立了“义安公司”,以此管理潮州人社群的坟山、庙宇,并调解纠纷、扶贫济困。
英殖民政府极为倚重他,委托他处理华人事务,1872年颁予他“太平局绅”的荣衔。
名单下一位,刚刚故去,但此人留下的威势仍不可小觑。
身兼三国领事,黄埔先生,胡璇泽。
此人是广州黄埔人(今广州市海珠区)。
他年幼时前往新加坡,协助父亲经营“黄埔公司”。
他凭借卓越的商业才能,将公司业务扩展到粮食、牛肉、面包等各行各业,成为新加坡最大的供应商之一,甚至负责整个城市的牛肉专营权。
自那时起,就被新加坡各界尊称为“黄埔先生”。
他的公司甚至发展到在澳大利亚拥有庞大的产业,1877年,清政府正式任命他为首任驻新加坡领事。
由于他的中立、公正和崇高的国际威望,俄国和日本政府也相继在1879年委托他兼任驻新加坡领事。
两人都是大华商,华社领袖,新加坡隐形的华人皇帝,不容小视。
随后又是密密麻麻一连串人名。
————————————————————
“猎头族”达雅人在审视自己的战利品
达雅人的长屋
喜欢九两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九两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