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终了,宾主尽欢而散。陈尚书由王明府亲自搀扶着,缓步走向回府的轿子。临到轿前,老尚书却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跟在身后的凌云,眼中满是激赏与不舍。他紧紧握住凌云的手,语气热切而真诚:
“凌小友!今日一聚,老夫深感欣慰,我宁海竟有你这等青年才俊!你之才情、见识,屈居于此小小县尉之职,实在是明珠蒙尘,大材小用!不如…不如你辞了这巡检差事,随老夫一同返京!老夫在京城尚有些许人脉,定当为你寻一更适合施展抱负的职位,如何?”
此言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王明府脸色微变,眼神复杂地看向凌云。其他送行的士子们更是面露惊愕与羡慕之色。能得兵部尚书如此看重并亲自提携,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缘!
凌云心中也是猛地一跳!陈尚书这番厚爱,远超他的预期。若能随老尚书入京,凭借其荫庇,初期或可平步青云,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他心念电转,迅速冷静下来。京城水深,派系林立,自己无根无基,仅靠老尚书一时赏识,长远来看,终究是寄人篱下,前途难料。相比之下,扎根宁海,虽起步不高,却手握实权,更有王明府这座靠山,加之即将展开的丝织大计,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渐备。自己的命运,绝不能轻易系于他人一时兴起的好恶之上。
他正斟酌如何婉拒方能不拂老尚书美意,一旁的王明府却已抢先一步,躬身笑道:
“老大人爱才之心,下官感同身受!凌云能得老大人如此青眼,实乃他几世修来的福分!”他先捧了陈尚书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只是…老大人容禀,非是下官不舍放人,实在是…实在是本县眼下正值多事之秋,诸多事务,尤其是这新设‘丝织接济院’一应筹划,千头万绪,皆离不开凌云从中斡旋经办。他若此刻离去,下官如同断一臂膀,诸多惠民之策恐将半途而废,有负老大人期望,亦有负本县百姓啊!还望老大人体谅下官难处,让凌云暂且留任,待此间事务理顺,根基稳固,再让他赴京聆听老大人教诲不迟!”
王明府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抬高了陈尚书,又点明了凌云的重要性,更将理由归结于“公务需要”和“惠民大计”,让人难以反驳。
陈尚书闻言,看了看一脸诚恳的王明府,又看了看垂首恭立的凌云,沉吟片刻,终是叹了口气,拍了拍凌云的手背:“也罢!王明府既然离不开你,老夫也不好强人所难。凌小友,你且安心在此辅佐王明府,办好差事,造福乡梓。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多多书信往来,探讨诗文!老夫在京中,盼着你传来佳音!”
凌云心中暗松一口气,连忙躬身应道:“老大人厚爱,晚辈感激不尽!定当谨记教诲,勤勉任事,不负老大人的期许!”
送走陈尚书,王明府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将凌云唤至一旁僻静处。月光下,明府老爷的脸色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凌云,”王明府缓缓开口,目光锐利地审视着他,“你今日那首词…尤其是‘欲扫妖氛清玉宇’之句,是从何得来灵感?莫非…你对如今朝中局势,也有所耳闻?”
凌云心中一惊,连忙躬身道:“回明府,下官…下官实不知朝中之事。在外任职,并无邸报可阅,于朝廷动向,可谓两眼一抹黑。”
“哦?”王明府挑眉,语气带着几分不信,“那你如何能写出这般…恰如其分的词句?简直如同为陈老大人量身定做一般!莫非是有人指点?”
凌云背上瞬间冒出一层冷汗。他总不能说自己是随便“借鉴”了一首应景的吧?他急中生智,抬头望了望被薄云遮掩的月亮,故作深沉道:“明府明鉴!下官绝无他意。实在是…实在是今晚宴席之上,见窗外阴云渐起,月色朦胧,心中忽有所感,想到老尚书年高德劭,却仍要奔波返京,为国操劳,恰如明月欲破云而出,照亮乾坤。故而信口胡诌了那几句,实在是…碰巧了,绝无讽刺朝局之意!万万不敢妄议各位相公!”
他这话半真半假,将创作动机归结为即景生情,既解释了词句的由来,又撇清了对朝政的窥探之嫌。
王明府盯着他看了半晌,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破绽,最终却只是轻轻哼了一声,语气复杂地叹道:“罢了,量你也没那个渠道知晓京中秘辛。或许…真是天意使然,让你歪打正着。唉,只是…深恨吾辈寒窗十载,竟无此等信手拈来、直抒胸臆的才气!”
凌云听得出来,明府这话里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羡慕和酸意,他哪里敢接茬说什么“下官愿为代笔”之类的蠢话,只能垂首默立,假装没听见。
沉默片刻,凌云终究还是有些担心,试探着问道:“明府,方才听您与老尚书言谈,似乎…京中局势颇为复杂?此次斗争…不会牵连到地方,尤其是…影响到明府您吧?”他这话问得小心翼翼。
王明府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种混合着自信与傲然的神色,负手而立,仰望着朦胧的月色,淡淡道:“牵连?哼,本官行得正,坐得直,一心为民,有何可惧?况且…”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底气,“本官的恩师,乃是当今吏部天官!执掌天下官员铨选升黜!纵有风雨,也吹不到本官头上!宵小之辈,谁敢随意攀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衙役凌云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