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李渊的禅位后,登基为帝的李世民很忙。
曾经不理解杨广这个表叔为什么前面还挺英主,后面变了鬼一样,自己做上皇帝了,李世民更不理解。
虽然这些学阀很麻烦,但他们掌握的是家传知识,又不是大面积的土地。
因为汉天子当初六十年的政策,北方士族几乎已经全换了一批,虽然王田又变成私有土地,但谁家也没那么多的地了。
比起北方,南方破碎的地形更容易出大面积的土地拥有者,李世民推行分田政策时,北方平坦广阔的土地就是更好划分,地形如此,没有办法。
掌握知识的学阀麻烦归麻烦,但几百年大汉的印书活动,书籍虽贵,底层百姓难得,对有钱的人来说还是可以买得到的,那学阀不搭理,自己完全可以培养新的人才嘛!
只要最关键的土地没有大面积在人家手里,那别的都好说。
建个国子监,花点钱,花点时间慢慢来呗,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李世民也不明白,怎么杨广就那么着急,一点事办不成就崩了心态,连出昏招。
虽然现在李世民国库也穷得能跑马,但是没关系,钱嘛,攒攒总能有的。
不过这表叔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暴君,倒也没做什么别的鱼肉百姓的事,就是一定要打高句丽,穷兵黩武,让不少中原儿郎丢了命,也没兵压制其他地方势力,搞得大隋二世而亡,他也成了隋炀帝。
作为大唐前面的王朝,大唐肯定是要充分汲取大隋经验的,就是越汲取,大家就越搞不明白杨广。
一个本来那么有明主之相,本身也有能力,甚至也不声色犬马的帝王,到底是为什么,把大隋搞崩了呢?
思来想去,大唐的人都觉得,可能还是杨广人生太顺风顺水了,所以遇到点挫折就崩溃,以及大隋那会儿天下不稳,杨广几年之内那么多大动作,大隋遭不住。
为此,李世民下定决心,他教育孩子,要挫折教育,不能让儿子李承乾也那么心态差。
由于杨广前期是大家有口皆碑的汉天子第二,所以大唐人对大汉历史也是有充分了解的,越了解,李世民本人就越是要拉着臣子们开会,想办法得让自己和汉天子一样有钱。
他们仔细分析过汉天子的生平,根据史书记录和民间诗文,发现汉天子第一桶金,来自垄断种子后,京兆士族对他的贡献。
垄断种子这事,大汉末期不少势力也有干,一直到大唐,现在一些有实力的人,可能家里用的都还是他们自己培育的种子。
大隋和大唐也有这里专门的农科项目组,朝廷也在研究种子,只是汉末那些灾病太出名了,现在没有人会冒天下大不韪,强制一地都用统一种子,生怕来个植物病导致大面积绝收。
现在的种子产量,已经比起大汉那会儿的记录又高了,但是相对应的人口也更多了,还是不够吃。
为了避免基因单一化,朝廷现在不太能统一发放种子,关中的种子也供养不了天下,只能鼓励不同州县自己培育自己要种的种子,大家多交流。
垄断种子的钱,大唐是挣不了了。
至于田税……
汉天子有垄断种子在手,能搞得清楚全国的土地,给不同面积土地按阶梯分档位来收税,但汉末这个体系就崩了。
现在都是按土地数量来收回,分不了档位,天下具体田数,朝廷还真没那个掌控力。
收田税致富,大唐还得等等。
当然,打天下的皇帝手里有兵就是有底气,李世民也准备等稳定之后就开始在全国量土地,就算不能分阶梯收回,能查出隐田来也是好的,这田税的钱,他一定要收。
除了田税,汉天子还能收商税和垄断矿产的税。
现在大唐刚安定没几年,等以后,这些税大唐也能全都收上来。
就是目前大唐还仰仗盐税,偏偏盐在大汉那是最便宜的东西。
来中原的胡商在农家借宿,都会惊叹大汉盐的便宜,目前大唐得要钱,没办法让盐太便宜。
汉天子除了收税,他还收租。
长安大半的房产都被他用各种手段买断了,然后趁着长安人口不多,疯狂扩建,后面拿着产权,不卖房,要么租,要么赏赐给心爱的官员住。
目前的李世民,能住全长安最大的房子,但手上都没有长安1/3的房产,房租钱他眼馋得很,但没房让他收。
李世民也不是在长安没房,只是房产不多,收房租太不像样了。
汉天子手握长安大半房产,他当然能收,李世民这点房收房租,大舅哥都会跳出来阻止他,劝他这太有失皇帝体面。
房租钱也收不了,那就再看看汉天子还有什么赚钱的路子。
哦,他还卖酒卖琉璃卖瓷器,卖纸卖书来着,但是这些现在也都技术下放,官营转民营了。
瓷器琉璃这些,贵的便宜的都有,百姓也要买,不能收高税。
纸和书,他还要培养人才呢,也不能收高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