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质问,引动才气,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震人发聩。许多年轻学子听得心潮澎湃,他们早已对僵化守旧的学风有所不满,方炎的话简直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说得好!”人群中,忽然有人忍不住高声叫好,正是一位墨家弟子。紧接着,又有几家百家的年轻传人出声附和。
王伦脸色铁青,指着方炎:“强词夺理!歪理邪说!你…你这就是诡辩之术!非君子坦荡之道!”
“诡辩?”方炎忽然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冷意,“原来在王先生眼中,遵循事实与逻辑,便是诡辩。那好,今日方炎便与诸位论一论,何为‘辩’,何为‘证’!何为获取真知、明辨是非之法!”
他深吸一口气,识海之中,兵戈文宫大放光明,文思泉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沉淀,与这个世界的才气修为、兵家智慧,在此刻完美融合。
他朗声道:“既然诸位认为我方才所言是‘诡辩’,那我便请问诸位,当两位贤者对一个道理各执一词,如何判定谁对谁错?是比谁引用的圣贤语录更多?比谁的嗓门更大?比谁的官职更高、文位更尊?还是说,应该有一套超越个人喜好、超越门户之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
这个问题,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是百家争鸣千百年来都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
“自然是…以圣贤之道为准绳……”一个儒生迟疑地说。 “若双方都声称自己符合圣贤之道呢?”方炎立刻追问。
“这……”儒生语塞。
“再者,圣贤亦有其时代局限,若遇到圣贤未曾言明的新事物,又当如何?”方炎抛出问题 。
全场寂然。连高台上的周濂溪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方炎踏步上前,声音传遍全场:“今日,我便抛砖引玉,提出一法,名曰《辩论法》!此法并非终极真理,仅为一探究真理之工具,旨在厘清思维,明辨是非,以求真知!”
他话音未落,周身才气已不由自主地鼓荡起来!玄色深衣无风自动,识海中的文心烈阳疯狂旋转,竟引动学宫上空汇聚的才气云涡缓缓转动!
“夫辩论者,欲求真理之所在也。然真理非一人之私见,亦非权威之独断。故需立规则,明方法,方可去伪存真……”
方炎开始阐述,声音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首先提出了辩论的基本原则:“第一,概念须明确。辩论之初,必先界定所论之核心概念,若‘格物’之‘物’,若‘王道’、‘霸道’,若‘仁’、‘义’。概念不清,则争论必沦为鸡同鸭讲,徒劳无功。”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下意识地点头。方才关于“格物”的争论,正是陷入了概念不清的泥潭。
“第二,立论须有据。提出一个观点,不能空口无凭,需有事实或逻辑之支撑。事实者,可观察、可验证之现象;逻辑者,思维之规律,推理之链条。如无根据,则论点如空中楼阁,不堪一击。”
“第三,论证须符合逻辑。常见逻辑谬误,如‘以人为据’——因某人品行或身份而否定其观点;如‘偷换概念’——暗中改变讨论的内涵;如‘虚假因果’——因两事先后发生便断定其有因果关系……凡此种种,皆属诡辩,而非真辩!”
方炎结合实例,将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一一道来,深入浅出。许多学子听得如痴如醉,他们平日辩论,常常感觉对方胡搅蛮缠却又无法准确指摘,原来根源在此!
“第四,证据须有效且相关。引用圣贤语录,须贴合论题,不可断章取义。举事实为例,须具代表性,不可以偏概全。”
“第五,结论须经得起检验与反驳。一个观点若能经受住各种角度的质疑与反驳而依然成立,则其可靠性大增。怕人质疑、拒绝反驳者,其论点多半可疑。”
他一条条阐述下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则都直指当下清谈空论、引经据典却脱离实际的要害。这不仅仅是辩论的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
随着他的讲述,周身才气越发澎湃汹涌!天空中的才气云涡旋转加速,道道青紫色的才气光华如丝绦般垂落,汇入他的天灵盖!
文宫之内,那枚“兵戈文心”剧烈震动,原本就如烈阳般的光辉再次暴涨!文宫四壁,“射天狼”、“登丰乐”、“天河洗洛嵩”三道圣痕熠熠生辉,尤其是新得的“百家圣痕”,更是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仿佛在欢呼雀跃!
方炎福至心灵,竟于这万众瞩目之下,于这稷下学宫明伦殿前,朗声诵道:
“吾今立此《辩论法》五则,非为标新立异,实为溯本清源,求索真知之道!望与天下学子共勉之!”
言毕,他并指如笔,以周身磅礴才气为墨,以身前虚空为帛,凌空书写起来!指尖划过之处,一个个闪烁着理性光辉、结构严谨的金色文字凭空出现,烙印于虚空之中,赫然便是他所阐述的《辩论法》五则精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