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查抄镇远侯府,相关人等一律收监候审!”
为首的锦衣卫指挥使展开明黄圣旨,声音冰冷如铁。赵世轩怔怔地跪接圣旨,看着那些熟悉的物件被贴上封条,看着妻儿老小被押解出府。短短数日,他鬓边已生白发,仿佛一夜之间老了二十岁。
押解途中,经过昔日与他争权的吏部尚书府邸,只见门前车马依旧,灯火通明。那位尚书大人正站在门前送客,看见囚车中的赵世轩,也只是微微摇头,转身入内,紧紧关上了朱漆大门。
雨,不知何时又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冰凉的雨水顺着赵世轩花白的鬓角流下,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想起三个月前,也是在这样的雨夜,他因一点小事杖责了一个老仆。那老仆临死前曾嘶声诅咒:“侯爷今日权势滔天,可曾想过他日墙倒众人推?花无百日红,人有旦夕祸福啊!”
当时他只觉可笑,如今想来,字字诛心。
囚车行至城南,他看见街角蜷缩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曾被他罢官流放的清官周文景。周大人如今衣衫褴褛,在雨中瑟瑟发抖,却仍将讨来的半个馒头分给身旁的小乞丐。
赵世轩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初入仕途时的誓言:“若得功名,必当清正廉明,救济苍生。”是从何时起,他忘了初心,沉溺在这权势浮名中?是从第一次收受孝敬?还是第一次徇私枉法?抑或是第一次欺上瞒下?
“停一下。”他哑声请求。
押解的差役愣了愣,许是看他曾是朝廷重臣,竟真的停下了车。
赵世轩望向周文景,轻声道:“周兄,赵某...知错了。”
周文景闻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淡淡的悲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对着囚车微微拱手,目光中既有惋惜,又有谅解。
六
一个月后,镇远侯案尘埃落定。赵世轩因失察纵容,被判流放三千里。其弟赵世远问斩,家产悉数抄没。昔日煊赫一时的镇远侯府,转眼间烟消云散。
离京那日,秋风萧瑟,黄叶满地。赵文睿携着简单的行囊,在城外长亭为父亲送行。他因未曾参与侯府事务,且去岁中举后一直在书院读书,得以幸免。
“父亲,保重。”文睿跪地磕头,声音哽咽。
赵世轩扶起儿子,替他理了理衣襟,苦笑道:“为父今日方知,何为势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你日后若有机会重振家门,当时时谨记:位高则危,财多则累,名盛则毁。这世间荣华,恰如镜花水月,转瞬即逝。”
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疑云骤起蔽星月...若我当时能看清这浮华背后的危机,又何至今日?总以为自己是特别的,却不知命运从不偏爱任何人。”
官差催促启程,赵世轩最后望了一眼那座他权倾朝野多年的京城,转身踏入茫茫官道。前方,是未知的流放之地;身后,是已成过眼云烟的荣华富贵。
秋风卷起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最终无力地落下。官道两旁,不知名的野花仍在倔强地开着,只是那花瓣已经残缺,颜色也不再鲜艳。
花无百日红,人有祸不单行。这世间,从无永开不败的花朵,也无不散的筵席。唯有心存敬畏,知止知足,方能在命运的风浪中,守住那一叶扁舟。
而金陵城中,新一轮的权势角逐已经开始。又有一批新的贵胄崛起,又有一批旧的豪门没落。历史的轮回,从未停止过它的脚步。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