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兄,别来无恙啊?”赵元昊阴阳怪气地道,“这破院子住得可还习惯?要不要本世子赏你几两银子,换处好点的宅子?”
沈砚舟面无表情:“赵世子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赵元昊轻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张喜帖:“下月初八,我与婉儿大婚,特来送请帖。毕竟相识一场,还请沈兄务必赏光。”
沈砚舟瞳孔一缩,握紧了拳头,但很快又松开:“恭喜。”
“怎么?就这两个字?”赵元昊凑近一步,压低声音,“我知道婉儿心里还有你。不过没关系,等她成了我的人,自然就会忘了你这个罪臣之子。”
沈砚舟冷冷地看着他:“赵世子若无他事,就请回吧。寒舍简陋,不便待客。”
赵元昊冷哼一声:“沈砚舟,别给脸不要脸!我今日来,是给你指条明路。只要你承认你父亲私通边将,图谋不轨,我保你沈家衣食无忧。否则...”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别怪我赶尽杀绝!”
沈砚舟忽然笑了:“赵世子如此关心沈某,真是令人感动。不过沈某倒想请教一个问题——赵世子与张侍郎近日往来频繁,不知在商议什么大事?”
赵元昊脸色微变:“你...你胡说什么?”
“是我胡说吗?”沈砚舟步步紧逼,“还是赵世子与张侍郎在商议,如何将河西三州拱手让给突厥?”
“放肆!”赵元昊勃然大怒,“你竟敢污蔑朝廷命官!”
“是不是污蔑,赵世子心知肚明。”沈砚舟目光如刀,“烦请转告平西侯,多行不义必自毙。通敌卖国者,终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赵元昊气得脸色铁青,指着沈砚舟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狠狠一甩袖子:“好!好你个沈砚舟!咱们走着瞧!”
目送赵元昊怒气冲冲地离去,沈砚舟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掌心已被指甲掐出几道血痕。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平西侯府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三日后,边境噩耗接连传来。
玉门关失守后,突厥铁骑长驱直入,连破三城,河西告急。边境百姓拖家带口,纷纷南逃,道路上满是冻饿而死的尸体。而朝中,主和派气焰越发嚣张,公然在朝堂上宣称“突厥不可战胜”,要求皇上尽快遣使议和。
腊月二十八,年关将近,皇上终于在重压之下,同意派遣使团前往突厥议和。使团正使,正是平西侯赵崇明。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割肉饲虎,自取灭亡之道。
当夜,谢太师再次秘密来访。
“使团明日启程。”谢太师面色凝重,“平西侯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割让河西三州,每年纳贡白银三十万两,绢帛十万匹。”
沈砚舟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与亡国何异?”
“更可怕的是,”谢太师压低声音,“平西侯暗中与突厥约定,议和成功后,突厥支持他掌控朝政,清除异己。”
“这是要篡位啊!”沈老夫人颤声道。
谢太师点头:“所幸朝中还有明白人。以我为首的几位大臣已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坚决主战。但皇上被平西侯一派蒙蔽,至今不肯改变主意。”
沈砚舟急切问道:“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谢太师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我要你立即动身,前往河北,寻找一位故人。”
“何人?”
“镇北王李擎天。”谢太师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是皇室宗亲,手握十万精兵,驻守河北。若能得他支持,或可挽回局面。”
沈砚舟一怔:“镇北王...他会相信我的话吗?”
“你带上这个,”谢太师将令牌交给沈砚舟,“这是先帝御赐的调兵虎符,一半在皇上手中,一半在我这里。见符如见君,镇北王必会相信你的话。”
沈砚舟接过令牌,只觉重如千钧。这小小一枚虎符,关系着大周江山的存亡,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死。
“可是...我若离京,家中...”他犹豫地看向祖母和母亲。
沈老夫人挺直腰板:“你放心去!老身虽然年迈,还能撑得住这个家!”
谢太师也道:“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你的家人,不必担忧。”
沈砚舟不再犹豫,重重跪下:“谢先生放心,砚舟必不辱命!”
当夜,沈砚舟简单收拾行装,辞别家人,踏上了前往河北的征程。为避人耳目,他扮作商旅,独自骑马出城。
京城夜色深沉,雪花纷飞。沈砚舟回头望了一眼沉睡中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一月之前,他还是养尊处优的侯府公子;如今,却要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命运之奇,莫过于此。
出城十里,忽见前方有一辆马车停在路旁。车旁立着一位披着雪白斗篷的少女,不是林婉儿是谁?
“婉儿?”沈砚舟又惊又喜,急忙下马,“你怎么会在这里?”
林婉儿眼中含泪:“我从家中偷跑出来的。听说你要远行,特来相送。”她从怀中取出一个护身符,挂在沈砚舟颈上,“这是我从小戴到大的护身符,保你平安归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