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舟心中感动,握住她冰凉的手:“婉儿,赵家那边...”
“我死也不会嫁给他!”林婉儿语气坚定,“我等你回来。”
雪花飘落在二人肩头,恍若白头。沈砚舟凝视着心上人清丽的容颜,忽然道:“若我能平安归来,必风风光光娶你为妻。”
林婉儿泪中带笑:“一言为定。”
依依惜别后,沈砚舟翻身上马,向着北方疾驰而去。风雪愈来愈大,他却毫不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找到镇北王,挽救这危如累卵的江山社稷。
五日后,沈砚舟抵达河北边境。越往北走,景象越是凄凉。道路上满是南逃的难民,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时有冻毙路旁的尸体,也无人收殓。
“老乡,这是从哪里来?”沈砚舟下马询问一个抱着孩子的老人。
老人目光呆滞:“从幽州逃出来的...突厥人打过来了...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我的儿子、媳妇都...”他说不下去,老泪纵横。
沈砚舟心中沉重,将随身带的干粮分给老人一些,继续赶路。
又行两日,终于到达镇北王驻地——幽州城。
此时的幽州已是全城戒严,城墙上士兵林立,刀枪如林,一派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沈砚舟出示虎符,经过层层盘查,终于得以进入城中。
镇北王府坐落城北,气势恢宏。年过五旬的镇北王李擎天端坐堂上,虎目含威,不怒自威。他接过沈砚舟呈上的虎符,仔细查验后,面色凝重。
“京城局势,果真如此危急?”镇北王沉声问道。
沈砚舟躬身道:“千真万确。平西侯通敌卖国,已率使团前往突厥议和,条件是割让河西三州,岁岁纳贡。若让他得逞,大周江山危矣!”
镇北王拍案而起:“好个赵崇明!竟敢如此祸国殃民!”他踱步片刻,忽然转身,“但本王奉命镇守河北,无诏不得入京。若擅自出兵,与谋反何异?”
沈砚舟急切道:“王爷!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皇上被奸佞蒙蔽,忠良遭害,边境危急。若拘泥于常规,只怕国破家亡,为时晚矣!”
镇北王沉吟不语,显然内心挣扎。
便在此时,门外忽有侍卫急报:“王爷!紧急军情!突厥十万铁骑已突破居庸关,直逼幽州而来!”
满堂皆惊!
镇北王面色大变:“居庸关失守?何时的事?”
“就在昨日夜间!守将王将军...殉国了!”
沈砚舟只觉天旋地转。居庸关是幽州门户,此关一失,幽州危在旦夕!而更可怕的是,幽州若破,突厥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捣中原!
镇北王猛地抽出佩剑,斩断案角,厉声道:“传令三军!准备迎战!”
他转向沈砚舟,目光如炬:“沈公子,你来得正好!本王这就修书一封,你速回京城,面呈皇上!幽州危急,请求立即发兵救援!”
沈砚舟重重跪下:“砚舟领命!”
当夜,沈砚舟带着镇北王的亲笔信,再踏征程。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一别,竟是永诀。
三日后,当他尚在返京途中,幽州城破的消息已传遍大江南北。镇北王李擎天率部血战三日,终因寡不敌众,城破殉国。幽州军民死伤十余万,鲜血染红了城墙。
消息传到京城,举国震惊。皇上当场昏厥,朝堂大乱。平西侯一党趁机把持朝政,以“稳定局势”为名,大肆清除异己。
谢太师被软禁府中,主战派大臣或贬或囚。而当沈砚舟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京城时,等待他的,是一纸缉捕令——
“罪臣之子沈砚舟,勾结镇北王,图谋不轨,即刻收押候审!”
站在京郊的山岗上,望着远处巍峨的京城,沈砚舟仰天长叹。
边尘乍动,惊破銮舆迷梦;
山河破碎,谁能力挽狂澜?
这世间最难的,不是在太平盛世中安享荣华,而是在乱世来临之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雪花再次飘落,覆盖了前路的血迹,却掩不住这江山的累累伤痕。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