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莺燕散如烟……”沈婉清低声咀嚼着这句话,只觉得无比的贴切,又无比的苍凉。那曾经的衣香鬓影,笙歌宴饮,那为了争宠而使出的百般手段,那为了件新衣、样首饰而产生的嫉妒与得意……如今看来,是何等的虚妄,何等的可笑!
就像一场热闹的大戏,锣鼓喧天,角色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曲终人散后,灯光熄灭,只剩下空荡荡的戏台,和满地的狼藉。那些浓墨重彩的角色,那些缠绵悱恻的唱词,都如轻烟一般,散去无痕。
她们这些女子,无论曾是正室还是妾室,无论曾受宠还是失意,本质上,都是依附于这棵名为“镇国公府”的大树而生的藤蔓与花朵。大树参天时,她们或许能享受到雨露阳光,或许能争得一时的高低;可一旦大树倾颓,所有的藤蔓与花朵,都免不了凋零、飘散的命运。
所谓的荣华富贵,所谓的恩宠眷顾,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柳氏靠在榻上,闭着眼睛,眼角却不断有泪水渗出,顺着深刻的皱纹蜿蜒而下。她掌管中馈几十年,这些姨娘,哪个不是她亲手操持纳进来的?哪个不曾在她面前伏低做小,又哪个不曾在她背后搞些小动作?她打压过,笼络过,也曾为她们的得宠而暗自神伤,为她们的挑衅而勃然大怒。
如今,一切都成了空。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到头来,竟是这样一个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的结局。
“散了……都散了……”柳氏喃喃自语,声音苍老得如同秋日最后一片落叶,“争什么……抢什么……都是空的……空的啊……”
这叹息,像最后的定音锤,敲在了沈婉清的心上。
她看着婆婆瞬间佝偻下去的背影,看着窗外灰暗的天空,听着风中隐约传来的、不知是哪位姨娘最后的哭泣,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与悲悯,如同冰冷的泉水,洗涤着她的灵魂。
这“散如烟”的,不仅仅是那群“莺燕”,更是那浮华靡丽的过往,是那建立在权势和金钱之上的、虚幻的安稳与情感。
警示如同惊雷,在她心中炸响:
世人啊,莫要沉迷于眼前的繁华盛景,莫要将自身的价值与幸福完全寄托于外物与他人。无论是倾城的容颜,还是堆砌的财富,亦或是看似稳固的权势与关系,都可能在命运的狂风暴雨中转瞬成空。女子尤需自立,需有清醒的头脑和独立谋生的能力,否则,当依附的大厦崩塌时,便只能如这些飘散的“莺燕”,命运任风席卷,零落成泥。
家族的维系,不在朱门高槛,而在德行的传承与成员的自立;个人的价值,不在珠翠环绕,而在内心的丰盈与灵魂的坚韧。
庭院里,最后一点脚步声也消失了。风卷着枯叶,扫过空无一人的锦瑟院、听雪轩、暖香坞……曾经住在这里的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承载着爱恨情仇的女子,都已如同被风吹散的轻烟,消失在茫茫人海,各自奔赴未知的、大抵是艰辛的前路。
镇国公府的后宅,从未像此刻这般空旷、寂静。这死寂,比任何哭闹都更令人窒息,因为它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也预示着,幸存者将面临更为残酷的、关于生存本身的考验。
沈婉清搀扶起几乎无法站立的婆婆,看着懵懂醒来的儿子,知道她们这最后的、核心的“一家人”,必须在这无尽的荒凉与寂静中,寻找到继续走下去的微光。
而那“当年莺燕散如烟”的景象,将如同一个烙印,永远刻在她的心底,警示她,也警示所有窥见这命运一隅的人。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