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凝视着女儿,眼中满是了然:“青君,不必瞒爹了...爹都听见了...”
“爹...”青君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
“孩子,记住爹的话...”沈巍艰难地说,“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本是常态...重要的是,无论处在什么境地,都要守住本心...”
他喘了几口气,继续说:“沈家之所以有今日,不是天灾,是人祸...是爹和族人们太过张扬,不知收敛...你切记这个教训...”
青君泣不成声:“女儿记住了...”
当天下午,青君让李嬷嬷照顾父亲,自己前往西郊紫云观。
紫云观坐落于西郊紫云山上,远离尘嚣。青君徒步上山,山路崎岖,她走得气喘吁吁。若是从前,她定是乘坐软轿,前呼后拥。而今,只能靠自己这双从未走过远路的脚。
到达观门时,已是午后。一个小道姑引她入内,见到了静安师太。
静安师太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清明,看见青君,似乎并不意外。
“沈小姐,贫尼等候多时了。”静安师太平静地说。
青君惊讶:“师太知道我会来?”
静安师太点点头:“令尊沈大人与贫尼是故交。半月前,他曾托人送信,说若沈家有难,让贫尼务必相助。”
青君这才明白,父亲早有安排。
“求师太救救家父!”青君跪地恳求。
静安师太扶起她:“沈小姐请起。令尊的病,贫尼略通医理,可随你去看看。至于住处,观后有几间净室,虽简陋,尚可安身。”
青君感激涕零:“多谢师太!”
静安师太却摇头道:“不必谢我。令尊昔日有恩于紫云观,今日相助,是应当的。”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青君,“倒是沈小姐,可曾想过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青君茫然:“我...我不知道...”
静安师太微微一笑:“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沈家虽败,你却可以借此机会,看清世情,认清自己。”
当青君带着静安师太回到小院时,那群收房的人已经来了,正在院子里大呼小叫。
静安师太上前,与那为首之人低声交谈了几句,又出示了一封信件。那人面色顿变,态度立刻恭敬起来,带着手下退了出去。
“师太,您...”青君惊讶不已。
静安师太平静地说:“这房子的确被卖了,但买主是观中一位居士。贫尼已与他商量妥当,你们可暂住于此,不必搬离。”
青君喜极而泣,连连道谢。
静安师太为沈巍诊了脉,开了药方。又吩咐观中小道姑送来了米面粮油等物。
“令尊的病,需静养,更要心宽。”静安师太对青君说,“至于你,若愿意,可随贫尼学习医理,也好有个一技之长。”
青君感激地点头:“愿意!青君愿意!”
是夜,青君坐在窗前,望着天边那轮残月,心中百感交集。这一天,她经历了羞辱、绝望,也感受到了意外的转机。
她拿出纸笔,这一次,她认真地研墨,端正地执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这八个字,是她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窗外,一只孤雁飞过,发出凄厉的哀鸣。青君抬头望去,只见那雁独自在夜空中徘徊,似乎迷失了方向。
“孤雁失群...”青君喃喃自语,“我不也是如此吗?”
但她随即想起静安师太的话:“孤雁虽失群,终会找到新的方向。人亦如此。”
她轻轻抚摸着手腕上那道今日劈柴时划伤的痕迹,感受着微微的刺痛。这痛,提醒她还活着,还有希望。
“沈青君,你不能倒下。”她对自己说,“爹爹需要你,沈家的未来,也需要你。”
她吹灭油灯,在黑暗中静静坐着。远处,隐约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天了。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她的新生,也才刚刚起步。
这一夜,金陵城中,不知有多少曾经的沈家亲友,正在温暖的被窝中安睡,浑然不觉那个他们曾经巴结或忌惮的沈家,如今只剩下一个弱女子,在寒夜中独守病父,面对未知的明天。
而这一切,不过是世间无数盛衰荣辱的一个缩影罢了。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