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寒意料峭的二月天,归真堂院落里的老梅已谢,嫩绿的新芽却还未抽发,处处透着青黄不接的萧索。沈青荷正带着堂中几个孩子晾晒昨日采来的草药,忽听得门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归真堂破旧的门前。
“沈姑娘!沈姑娘可在?”
一个身着官差服饰的汉子急匆匆推门而入,面色惶急。青荷认得这是县衙的差役李四,平日里偶尔会来归真堂送些救济粮。
“李差爷何事如此慌张?”青荷放下手中的竹筛,平静地问道。
李四喘着粗气,从怀中取出一纸公文:“出大事了!永安侯府被抄了!侯爷和世子都已下狱,女眷悉数没入官媒,不日就要发卖!”
这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归真堂内顿时一片哗然。那些正在做活的流浪者们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永安侯府?那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权贵啊!”
“怎么会突然被抄家?”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青荷接过公文,细细阅看。原来永安侯赵竑因卷入皇子争位之事,被查出私养甲兵、勾结边将等十多项大罪。皇上震怒,下旨查抄侯府,一应家产充公,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罚入奴籍。
“沈姑娘,您与侯府有旧,小的特来告知。”李四低声道,“听说世子妃柳氏在抄家时试图悬梁自尽,被官差救下,如今关在官媒局里,精神已有些不正常了。”
青荷默然良久,轻轻将公文折好,递还给李四:“多谢差爷告知。”
李四见她如此平静,不禁诧异:“姑娘不觉得意外?”
青荷抬眼望向院中那株枯梅,轻声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天地常理。侯府这些年权势熏天,却不知收敛,早有隐患。今日之祸,不过是往日之因的结果罢了。”
送走李四后,归真堂内众人仍在议论纷纷。沈忠走到青荷身边,低声道:“姑娘,您说这会不会牵连到咱们?毕竟您曾经与世子有婚约...”
青荷摇头:“沈家早已败落,我与侯府也早已断了往来,不会牵连的。”她顿了顿,又道:“忠叔,你去准备些干净的衣物和吃食,我想去官媒局看看柳氏。”
沈忠大吃一惊:“姑娘!那柳氏昔日那般羞辱于您,您为何还要去看她?”
青荷微微一笑:“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她如今落难,我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官媒局设在城南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青砖灰瓦的建筑透着森严之气。青荷提着食盒站在门外,等待通传的差役回来。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差役便引着她走进院内。只见院中或坐或立着十余名女子,个个衣衫不整,神情凄惶,正是侯府的女眷。她们昔日都是锦衣玉食的贵妇千金,如今却沦落至此,令人唏嘘。
柳芷兰独自蜷在角落,原本乌黑亮泽的青丝如今散乱如草,华美的服饰换成了粗布囚衣,那双曾经顾盼生辉的眸子空洞无神,只是呆呆地望着地面。
“世子妃。”青荷轻声唤道。
柳芷兰缓缓抬头,看清是青荷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又低下头去,冷冷道:“你是来看我笑话的?”
青荷不以为意,在她身旁坐下,打开食盒:“我带了些点心,你尝尝。”
食盒里是几样精致的糕点和一壶热茶,都是柳芷兰往日最爱吃的。她瞥了一眼,喉头动了动,却倔强地别过头去:“不必假惺惺的。我落得今日下场,你心里不知多痛快。”
青荷斟了一杯茶,递到她面前:“我若真是来看笑话的,又何必带这些?喝口热茶吧,暖暖身子。”
柳芷兰犹豫片刻,终究接过了茶杯。温热的水汽氤氲在她苍白的脸上,似乎唤醒了她些许神智。
“为什么...”她声音哽咽,“为什么你要来?我当年那样对你...”
青荷平静地看着她:“当年之事,我早已放下。今日来,只因你我是故人。”
柳芷兰的手微微颤抖,茶水溅出几滴,在她粗糙的囚衣上晕开深色的水渍。她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凄厉:“好一个‘早已放下’!沈青荷,你还是这般清高,这般不食人间烟火!你可知道,我有多恨你这副模样!”
青荷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柳芷兰笑够了,抹去眼角的泪花,语气忽然软了下来:“其实...我早就后悔了。后悔当年那般对你,后悔那些年争风吃醋,后悔终日与人攀比...若早知道有今日,我何必...”
她说不下去了,只是捧着那杯茶,怔怔出神。
青荷轻声道:“人生在世,孰能无过?重要的是迷途知返。”
柳芷兰抬头,眼中终于有了焦点:“青荷,你告诉我,你是如何放下的?沈家败落时,你难道不恨吗?”
青荷望向院中一方小小的天空,缓缓道:“恨过,怨过,也绝望过。但后来明白,恨意如同毒药,伤的是自己。沈家之败,固然有小人作祟,但何尝不是父亲当年太过刚直,不知变通所致?而侯府今日之祸,又何尝不是权势太盛,不知收敛之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