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光靠热情和意志,无法劈开大山,也无法融化坚冰。他们需要方法,需要技术,需要打破这僵局的“钥匙”。
深夜,团指挥部(已经从一个山洞搬到了山下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依旧亮着油灯。傅水恒趴在简陋的桌子上,对着那张画满了红蓝标记的筑路草图发呆,不时烦躁地抓抓头发。傅必元则在灯下写着工作日记,字迹凝重。
陈世根借口研究技术问题,回到了自己单独的小隔间。他关上门,深吸一口气,将意念沉入脑海。
系统界面悄然展开,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他凝重的面容。他没有去看那些依旧闪烁着诱人光芒的武器图标,而是直接点开了之前因为积分和任务方向原因,一直未曾仔细浏览的“工程技术”与“农业社会”子分类。
列表展开,里面的内容让他呼吸微微一滞。
《土法水泥生产工艺大全(附简易立窑建设指南)》,兑换积分:1800点。
《路基压实与边坡稳定技术(适用于低等级公路)》,兑换积分:800点。
《小型水力发电机设计与安装手册》,兑换积分:2500点。
《高产杂交玉米及红薯种植技术详解(本时代土壤气候适配版)》,兑换积分:1200点。
《基础医疗卫生防疫手册(针对农村常见病及传染病)》,兑换积分:600点。
……
琳琅满目,几乎涵盖了当前他们面临困境的方方面面!从筑路急需的水泥和压实技术,到解决群众温饱、改善生活的农业和能源技术,再到打破与群众隔阂的医疗卫生手段……
他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这些知识,或许不能立刻变出机械和水泥,但能指明方向,能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效率,减少盲目性!这,或许就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关键!
但是,积分!他目前只有5120点积分。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取舍。兑换《水泥工艺》和《路基技术》,需要2600点,能直接解决筑路的核心难题,但这几乎是他积分的一半。兑换农业技术,能更快地争取民心,但道路不通,良种和新技术也难以推广。水力发电固然好,但成本太高,远水难解近渴……
他的目光在几个选项之间逡巡,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最终,他的手指在《土法水泥生产工艺大全》和《路基压实与边坡稳定技术》上停顿下来。
路,是血脉,是打破闭塞的先决条件。必须先打通这条生命线!
“系统,兑换《土法水泥生产工艺大全》和《路基压实与边坡稳定技术》。”
【指令确认。消耗积分2600点。剩余积分:2520点。】
两道微不可察的信息流瞬间涌入他的脑海,大量关于石灰石烧制、粘土配比、立窑构造、养护周期,以及关于土壤含水量控制、分层碾压、排水设施设置、边坡防护等详细的知识和图纸,如同烙印般清晰呈现。
他闭上眼睛,快速消化着这些超越时代,却又紧密结合当前实际条件的技术信息。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和坚定。
他拿起笔,铺开纸张,开始凭借记忆和理解,快速勾勒简易立窑的结构图,罗列烧制水泥所需的本地可能找到的原料,以及修订那份漏洞百出的筑路方案中关于路基处理的部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世根就拿着他连夜赶工画出的草图和技术要点,找到了正在工地上对着一段再次被雨水泡软的路基发火的傅水恒,以及刚从村里回来、眉宇间带着愁绪的傅必元。
“团长,政委,我昨晚查阅了一些……过去接触过的技术资料,关于修路和建材方面,有些新的想法。”陈世根将图纸和写满要点的纸张摊开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上。
傅水恒狐疑地凑过来:“技术资料?老陈,你又搞什么名堂?”他现在对陈世根拿出的“新东西”既期待又警惕。
傅必元则扶了扶眼镜,认真地看了起来。
“水泥?”傅水恒看着图纸上那个奇怪的、像烟囱又像炉子的“立窑”结构,眉头拧成了疙瘩,“咱们这穷山沟,上哪儿弄水泥去?”
“不是买现成的。”陈世根指着图纸解释,“我们可以自己烧!‘土法水泥’。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这山里都有!我们可以组织战士和发动群众,就近开采。搭建这种简易立窑,用煤炭或者木炭做燃料,虽然标号比不上正规水泥厂出的,但用来砌筑挡墙、加固边坡、甚至制作一些简易的涵管,足够了!有了它,我们就不用完全依赖原始的干砌石块,工程的进度和稳定性都能大大提高!”
他又指向那份修订后的筑路要点:“还有路基。不能简单地填了就用石碾子压。要先处理好地基的排水,填筑的土石要控制含水量,要分层填筑,每一层都不能太厚,用夯具或者……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更重的‘硪’(一种人力夯实地基的工具),反复夯实。对于‘鬼见愁’这样的悬崖段,不能光靠凿,可以考虑采用‘火药爆破’与‘定向抛掷’相结合的方法,但必须严格计算药量,做好安全防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