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名叫林小婉的女考生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她是此次科举中为数不多的女考生之一,出身书香门第,学识渊博,才情出众。她在殿试中提出了关于女子教育、社会教化的建议,言辞恳切,有理有据,令人赞叹不已。
殿试结束后,萧玦与沈清辞及几位重臣商议,根据考生们的表现,拟定了录取名单。苏文轩、秦风、林小婉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考生名列前茅,被授予不同的官职,分配到各个部门或地方任职。
除了科举录取的考生外,通过举荐通道选拔出的贤才也陆续到任。这些贤才中有擅长治理地方的能吏,有精通农业技术的专家,有擅长工程建造的工匠,有善于经商理财的人才。他们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为大齐王朝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文轩被任命为江南某县的县令。他到任后,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情,发现当地农业生产落后,百姓生活贫困。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指导百姓改进耕作技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兴修水利设施。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足起来,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秦风被任命为边疆将领。他到任后,加强军队训练,改进武器装备,完善防御工事。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在一次与匈奴的战斗中,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领军队大败匈奴,保卫了边疆的安稳,为大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小婉被任命为宫中女官,负责女子教育与社会教化工作。她在宫中开设了女学,教导宫女们读书识字、学习礼仪;同时,她还深入民间,倡导女子教育,鼓励女子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在她的努力下,大齐王朝的女子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风气也逐渐改善。
然而,选拔人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世家大族虽然不敢公开阻挠科举改革,但仍在暗中作梗,试图排挤那些出身寒门的贤才。他们利用自己的势力,在工作中给寒门出身的官员制造困难,散布谣言诋毁他们的声誉。
沈清辞通过明德凤佩的力量,察觉到了这些世家大族的阴谋。她与萧玦商议后,决定采取措施,保护那些出身寒门的贤才,打击世家大族的嚣张气焰。
萧玦下令,命监察御史密切关注各级官员的行为,一旦发现有世家大族排挤寒门官员、散布谣言诋毁他人的行为,立即严惩不贷。同时,他还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寒门官员予以提拔重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沈清辞则利用明德凤佩的力量,收集那些世家大族作梗的证据,在关键时刻予以揭露。有一次,一位出身世家的官员暗中散布谣言,说苏文轩在任期间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沈清辞通过暖玉的力量,查明了真相,收集到了该官员散布谣言的证据。萧玦得知后,当即下令,将该官员革职查办,为苏文轩洗刷了冤屈。
在萧玦与沈清辞的共同努力下,世家大族的阴谋被一一挫败,那些出身寒门的贤才得到了保护与重用,他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大齐王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一批批贤才的加入,大齐王朝的朝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官员们勤勉为政,廉洁奉公,积极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职守。地方治理更加有序,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商业贸易日益繁荣,边疆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大齐王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日,萧玦与沈清辞在御花园散步,看着园内姹紫嫣红的花朵,感受着春日的美好,心中满是欣慰。
“清辞,”萧玦握住她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多亏了你,科举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我们才能选拔出这么多贤才。如今大齐王朝人才济济,朝堂焕新,这都是你的功劳。”
沈清辞笑着摇摇头:“陛下,这并非臣妾一人之功,而是陛下英明决策、百官鼎力支持、天下贤才积极响应的结果。如今大齐王朝虽然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我们必须持续选拔贤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太子承泽已经长大成人,聪慧过人,有治国之才。臣妾以为,可让太子参与朝政,协助陛下处理一些事务,同时让他接触这些贤才,学习他们的长处,为将来继承皇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萧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清辞所言甚是。承泽确实已经长大,是时候让他参与朝政,锻炼自己的能力了。朕决定,从明日起,让太子协助朕处理朝政,参与人才选拔、地方治理等事务,让他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沈清辞点点头,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太子承泽是大齐王朝的未来,让他早日参与朝政,接触贤才,学习治国之道,对他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也为太子日后理政、初露锋芒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喜欢嫡女重生谋锦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嫡女重生谋锦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