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的深秋,丰饶的粮仓里还弥漫着新谷的甜香,
一场无声的屠戮却已悄然降临。
当许昌与邺城的权力者还在为土地与铜雀台争执时,
瘟神的镰刀已割过黄河两岸,
十室九泣,并非哀声,而是绝望的死寂。
清晨微雨后的许昌城,本该是市井喧嚣渐起的时刻。空气里弥漫着湿润泥土与新谷脱粒后残留的淡淡甜香,那是去岁丰收的余韵。然而,尚书令府邸的书斋内,却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荀彧正襟危坐于案几之后,一丝不苟地整理着昨夜由各州郡快马送达的例行公文,准备汇总后呈送司空府。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抚过一卷卷简牍,动作依旧沉静、精确,如同他惯常处理政务一般。苍白的晨曦透过雕花木窗棂,在他深色的官袍上投下几道清晰的光束,也照亮了他眉宇间聚拢起的、越来越深的纹路。
“……兖州陈留郡,报辖下三县……入秋以来,恶疾流行,民户染疾者十之三四……” 一行墨字映入眼帘。荀彧的目光微凝。他记得前些日子似乎也有零星的类似奏报,来自豫州汝南、颍川几地,皆言“疠气”。当时只道是寻常季节更替时的小疫,未予深究。
他的手挪向下一个卷轴,展开:“豫州沛国相急报:‘境内伤寒急发,郡县良医束手,死者日增……’”
又一个:“徐州下邳太守言:‘恶热之症蔓延甚速,城中医寮已满……百姓惊惧,闭户不出,市井几空……’”
荀彧的手指停顿了。一张张摊开的简牍,如同无声的告示牌,上面“死者日增”、“医寮已满”、“市井几空”的字眼,冰冷得刺目。案头堆积的奏报越来越多,内容却惊人地趋向一致。那零星的“疠气”,已连成一片不祥的阴云。
这不是巧合。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悬挂于书斋一侧的巨大州郡舆图前。颍川、陈留、汝南、沛国、下邳……他的指尖顺着奏报的来源地缓缓移动,最终,在黄河以南、淮水以北这片广袤的中原腹地,画出了一个巨大的、无声的圆圈。瘟疫,正以远超想象的恐怖速度,在曹操治下最核心、最富庶的区域,疯狂蔓延。
寒意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攫住了这位以冷静着称的尚书令。他转身,声音带着一种极力压制却仍显急促的穿透力:“来人!备车!即刻入司空府!”
司空府议事厅内,气氛截然不同。
空气里弥漫着新炭燃烧的暖意和淡淡的松木清香。巨大的铜兽炉吞吐着温暖的橘红火焰。曹操(林风)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工官丞的禀报。
“……司空明鉴,许昌城南新立的水轮四号工坊,旬日内已可全力运转。待其与铁坊三号、织造五号并轨,许都一地之军械、甲胄、布帛所需,即可自给大半……”
工官丞的声音带着难掩的兴奋,描绘着一幅工业基地方兴未艾的蓝图。曹操微微颔首,专注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新标注的工坊位置上。这是他“铁腕铸基”的关键一环,将洛阳董卓留下的工业遗产消化、升级,变成支撑他争霸天下的筋骨。厅内几位心腹幕僚,如郭嘉、戏志才,亦是目光灼灼,盘算着这新增产能带来的军事与战略优势。
就在此时,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暖厅的宁和。荀彧的身影出现在厅门口,步履比平时快了许多,带着一股室外的清冷湿气。他深青色的官袍下摆,甚至沾着几滴匆忙间未及拂去的泥水。
“文若?”曹操抬眼,有些讶异。荀彧的失态,极其罕见。
荀彧没有寒暄,径直走到舆图前,将手中那卷紧急汇总的奏报文书呈上。声音低沉而凝重,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落:“明公,大事不好!恶疫自黄河以南蔓延,陈留、颍川、汝南、沛国、下邳……皆报‘恶热症’急发!死者枕籍,良医束手,市井空荡!此绝非寻常疠气,恐是……大疫!”
“大疫”二字一出,厅内瞬间寂静。炉火的噼啪声骤然变得刺耳。
曹操(林风)瞳孔猛地一缩,那张永远沉静、仿佛由精密逻辑电路构成的脸上,第一次清晰地掠过一丝属于“惊愕”的波动。他一把抓过荀彧手中的文书,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上面的文字。那些冰冷的描述——十之三四染疾,死者日增,医寮满溢——像病毒代码瞬间涌入他的核心处理器,检测到了远超阈值的系统风险。他建立起的这架高效运转的“机器”,正面临着最原始、也最不可控的物理熵增攻击!
郭嘉脸上的闲适瞬间消失,眉头紧锁:“范围如此之广?势头如此之猛?”
戏志才急声补充:“前几日豫州报伤寒,下官只道是小患,怎会……”
“报——!”
一声更加凄厉的嘶喊从厅外传来,带着不祥的破音。一名传令兵几乎是连滚爬撞入厅内,铠甲歪斜,满脸惊恐的汗水与尘泥混合在一起,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司…司空大人!颍川郡…长社县急报!县、县尉王涣…昨夜忽发高烧,咳血不止,今晨…今晨已然暴毙!县中掾吏、差役染病者已十数人!粮仓…粮仓看守亦有染疾!县令恳请封城…封城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