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杜袭寸步不让,“是何规矩?是让能救命的医术束之高阁?还是让能理清账目的人才因性别而被拒之门外?司空!如今驰道贯通,工坊林立,商旅繁盛,所需人手日增。若只因循守旧,将一半人力排除在外,谈何建设?谈何富庶?”
“杜少府!” 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是太中大夫杨彪。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老臣,德高望重,一直闭目养神,此刻终于睁开眼,目光如电,直刺杜袭。“你口口声声人力、富庶,却无视礼法根本!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人伦也!男女有别,尊卑有序,此乃天道!岂可因区区钱粮小事而坏天道伦常?女子行医,已是权宜之策,若再任其干预公事,牝鸡司晨,国之将亡!此非危言耸听,乃古训昭昭!司空雄才大略,岂能受此蛊惑?”
“牝鸡司晨?国之将亡?” 一直沉默的荀彧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缓缓起身,对曹操深深一揖,“司空明鉴。依下官之见,杨公所言,乃持重之论。杜少府所言,亦有实情。然治国之道,首在安民,次在兴利。女子才德,或可用于内闱济世,然若令其公然涉足公事,确易引发物议,动摇人伦根基,于稳定大局不利。不若折中,医者,可限其诊治妇孺及特定伤患;吏员,则断不可为。此乃两全之策。” 他依旧是那副温润如玉的君子模样,但话语中的立场却清晰无误地站在了“安”字一边,站在了维护现有秩序的一方。
曹操(林风)坐在上首,宛如一尊沉默的雕像。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椅的扶手,发出沉闷规律的“笃、笃”声。下方争论的每一句,都清晰地落入他耳中。崔琰的激昂、杨彪的“天道”、杜袭的“人力富庶”、荀彧的“折中之策”……他看得分明。这哪里是单纯的礼法之争?这分明是旧有秩序对新生力量的围剿!是习惯了垄断知识、权力和话语权的阶层,面对被他们视为“工具”或“附庸”的群体开始掌握技能、争取生存空间时,本能的反扑与恐慌!
荀彧的折中?表面公允,实则是彻底堵死女性上升通道的温水煮青蛙!只准治妇孺?那等于将女子医者永远禁锢在“稳婆”的低级阶段,阻断其接触更广阔医学领域的可能!只认账目清晰?却直接剥夺她们参与更核心财政甚至管理的机会!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无才便是德”?
他脑中飞速闪过冰冷的代码流:效率最优解。禁止女子参与公共事务,等于直接废掉一半潜在人力资源。在医疗、教育、基层管理这些需要细致耐心和沟通能力的领域,女性本应占据重要地位。强行压制,只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矛盾的进一步积累,如同在系统底层埋下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错误代码。
风险评估。守旧势力的反弹在意料之中,其能量也不容小觑。杨彪这类旧阀清流,门生故吏遍天下,掌握着强大的舆论力量。强行推动激进的律法修改,确实可能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如同一次强硬升级可能带来的系统崩溃。
逻辑冲突点。效率最优解与维持系统稳定(降级风险)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他敲击扶手的动作停了下来。冰冷的目光扫过下方各怀心思的面孔,最终停留在荀彧那张看似平和的脸上。荀彧……他(林风)内心深处的警铃轻微作响。这位他最倚重的谋主,他的“稳定器”,在触及根本秩序的问题上,有着近乎顽固的“守序”本能。他不反对技术改良,不反对经济繁荣,甚至可以接受女子在特定领域(如战时医疗)的“权宜之计”,但他绝不能容忍对“人伦纲常”这一核心社会架构的动摇。这种本能,在此刻,成为了最隐蔽也最强大的阻力。
曹操(林风)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瞬间压下了厅内所有的争论:“女子入医署、为吏员,事出有因,乃因才施用。然礼法大防,国之根本,亦不可轻忽。”
这句话一出,杨彪、崔琰等人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杜袭则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曹操话音一转,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然,杨公所言‘牝鸡司晨’之危,亦需深虑。空谈无益,以察实情。着有司即日详拟章程:其一,现有女子医者、吏员,其行事可有违礼乱法、败坏风俗之实证?其二,其才具作为,比之同侪,优劣几何?其三,民间对此,谤议几何?民心向背如何?条分缕析,据实以报,不得妄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荀彧:“文若。”
荀彧立刻躬身:“下官在。”
“此事交你督办。务求详实公允。” 曹操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下官遵命。” 荀彧垂首应道,神情依旧平静无波。
“至于律法修订……” 曹操的目光变得幽深,“事关重大,非一蹴可就。待查实情后,再议。” 他站起身,宽大的袍袖垂落,“散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