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京师,天高云淡,阳光已不似盛夏那般酷烈,带着一种温煦的明亮,洒在巍峨的城楼、繁华的街市以及行人渐渐厚重的衣衫上。距离那场牵动天下的“定北宴”尚有约莫十日光景,整座帝都似乎都沉浸在一片平和的光景中。
这日晌午刚过,秋日的暖阳正懒洋洋地照在“听涛苑”的飞檐翘角上,院内落叶偶尔被微风卷起,打着旋儿落下,更添几分静谧。林青阳正在房中细细擦拭着昨日二皇子朱靖淳送还的见心神剑,指尖感受着剑身古朴纹路下隐隐传来的温润意念和那似乎能印照本心的神异;沈孤雁则在一旁静坐调息,气息绵长。
忽然,院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带着笑意的喧哗,打破了这片宁静。
“顾先生!唐兄!林兄弟!沈姑娘!都出来吧,本世子与二殿下亲自来给你们当向导了!这京师盛景,可不能白白辜负了这大好秋光!”
话音未落,朱不辞那高大健硕、一身锦袍却依旧难掩军中豪气的身影便出现在月洞门外,他身旁跟着的,正是面带温润笑容、气质雍容的二皇子朱靖淳。
林青阳与沈孤雁相视一笑,收剑起身,迎了出去。顾云帆与唐影也闻声从各自房中走出。
朱不辞兴致勃勃,大手一挥:“人都齐了吧?走走走,今日带你们好好逛逛这京城!朱雀大街的繁华,文华坊的文气,望仙阁的俯瞰……还有那八珍楼的美味,一个都不能少!”
然而,人员的集结却并未如他预想般顺利。
顾云帆首先含笑拱手,语气温和却坚定:“朱世子,二殿下盛情,老夫心领。只是昨日已与翰林院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约好,今日前去拜访,探讨些经义文章,实在不便爽约。这游览之事,只怕要辜负二位美意了。”他言语间自有一股儒门的雅致,令人难以强求。
朱不辞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也不好阻拦,只得道:“顾先生学问要紧,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众人的目光又看向唐影。这位唐门高手摇了摇头,坦言道自己对于这种人多的活动并无兴趣,道了声最就回了自己房间。
剩下的几位同住驿馆的边军新锐将领,如赵游击等人,此刻却是面露难色,踌躇不前。他们虽也是战场上搏杀出来的汉子,但面对一位藩王世子和一位皇子亲自做导游,这压力实在太大。几人交换了眼色,最终还是赵游击硬着头皮上前,恭敬地抱拳道:“殿下,世子,末将等……还需整理此次北疆之行的军务报告,以备陛下垂询,实在……实在不敢耽搁正事,还请世子、殿下恕罪。” 其他人也连忙附和,纷纷表示需要休息或处理公务。
朱不辞皱了皱眉,朱靖淳在一旁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深知这些边将的顾虑,与皇室子弟过从甚密,在京师大忌。
最终,愿意且身份上不至于引起太多非议随同出游的,便只剩下林青阳与沈孤雁二人。
朱不辞看了看这“精简”后的队伍,拍了拍林青阳的肩膀,哈哈一笑:“也罢!人少清静!林兄弟,沈姑娘,咱们四人正好!今日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帝都气象!”
于是,一支由镇南王世子、二皇子以及两位名动天下的北疆宗师组成的、堪称重量级的四人游览团,便在这秋日午后,悄然从驿馆出发,汇入了京师浩瀚的人流之中。
...
朱不辞与朱靖淳显然对京师极为熟稔,两人一左一右,充当起了热情的向导。
他们先是来到了着名的朱雀大街。这条贯穿内城南北的御道,宽度足以容纳数十匹马并行,地面由巨大的青石板铺就,平整如镜。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旌旗招展,幌子飘扬。绸缎庄里流光溢彩,酒楼食肆香气四溢,银楼票号气派非凡,古玩店、珠宝行、茶庄、药铺……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丝竹声……交织成一曲庞大而充满活力的都市交响。人流摩肩接踵,各色人等穿梭不息,其繁华程度,确实远非北疆边城乃至南璃水乡可比。林青阳与沈孤雁骑行其间,默默感受着这帝国心脏的蓬勃脉动,心中各有感慨。
随后,他们转向了文华坊。这里的氛围顿时为之一变,少了商贾的喧嚣,多了几分书香墨韵的宁静。国子监那庄严肃穆的朱红大门,文庙那沉淀着千年历史的飞檐斗拱,无不透露出一种文化的厚重与传承。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纸墨的清香,往来之人也多是青衫学子或儒雅文士,步履从容,谈吐斯文。朱靖淳显然对此地更为熟悉,轻声为林沈二人介绍着各处建筑的来历与典故,言语间透着对文教的尊重。
最后,在朱不辞的带领下,他们登上了城内着名的望仙阁。此阁高达七层,飞檐叠翠,是内城中有数的制高点之一。凭栏远眺,大半个内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只见屋宇连绵,街巷如织,远处皇城的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宫墙巍峨,殿宇森严,一股无形的、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威严气息扑面而来。秋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也吹动了四人的衣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证道红尘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证道红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