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艘快舟,如同六尾灵动的游鱼,悄无声息地滑入济宁城的血脉——越河。河水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两岸高耸的城墙和错落有致的民居。船行速度不快,却异常平稳,船橹拨水,发出轻柔而有节奏的哗啦声,与岸上隐约传来的喧嚣形成了奇异的对比。
朱慈烺站在船头,目光沉静地扫视着这座即将成为他命运转折点的运河重镇。越河两岸的景象,与他一路南下所见的沧州、德州、临清等地,简直是天壤之别!
繁华有序,生机勃勃!
河岸两侧,是连绵不绝的商铺、货栈和民居。青砖灰瓦的房屋鳞次栉比,飞檐翘角,透着一股子江南水乡的精致与北地建筑的厚重。沿河搭建的栈桥上,停靠着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满载货物的漕船,有精巧的客船,甚至还有几艘装饰华丽的画舫。船工们吆喝着号子,或卸货装船,或修补船帆,忙碌而有序。
岸上更是热闹非凡。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商贩们支起各色摊位,高声叫卖着时令果蔬、鲜鱼活虾、布匹绸缎、日用杂货,甚至还有来自江南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闽粤的香料……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空气中混杂着食物的香气、河水的腥气、汗水的味道以及各种商品混杂的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充满生机的市井味道。
“新鲜的鲤鱼!刚出水的!便宜卖喽!”
“上好的鲁锦!结实耐穿!给娃儿做身新衣裳吧!”
“冰糖葫芦!又甜又脆!一文钱一串!”
“客官里面请!小店新到的绍兴黄酒,陈年花雕,包您满意!”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熟人打招呼的寒暄声、酒楼门口伙计揽客的吆喝声……汇成一股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声浪,扑面而来!行人脸上虽带着乱世特有的几分谨慎,但更多的是为生计奔波的忙碌和对眼前安稳生活的满足。读书人捧着书卷匆匆走过,商贾们聚在茶馆低声交谈,妇人牵着孩童在摊前挑选着针头线脑,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有序”。
朱慈烺甚至看到了几座香火鼎盛的庙宇,其中一座规模宏大的禹王庙前,更是人头攒动,善男信女们进进出出,香烟缭绕。酒楼更是鳞次栉比,不少临河的酒楼二层雅间窗户大开,隐约可见里面推杯换盏、高谈阔论的食客身影。其中一座最为气派的酒楼,三层飞檐,金漆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聚福楼”!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伙计们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这哪里是亡国前夜?这分明是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
朱慈烺的眉头却微微蹙起。这表面的繁华有序,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盛世图卷,美则美矣,却总让他感觉有些不真实,仿佛平静的水面下,正酝酿着足以吞噬一切的暗流。他想起了北关码头外那些衣衫褴褛、眼神麻木的难民潮,想起了德州、临清那些混乱破败的景象。
“殿下,”赵啸天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也看到了聚福楼的热闹,低声道:“那就是咱帮在济宁最大的产业,聚福楼!前面是招待南来北往客商的,热闹是热闹,但也嘈杂得很。咱们要去的是后面,清静!”
朱慈烺点点头,目光却投向更远处。他看到了巍峨的济宁州衙,看到了漕运总督衙门的飞檐,也看到了北关方向隐约可见的水次仓高大仓廪的轮廓。粮仓!那堆积如山的粮草!还有那个突然“销声匿迹”的工部右侍郎黄希宪!这一切都像谜团一样萦绕在他心头。
“赵统领,”朱慈烺声音低沉,“你说……这济宁城,为何能如此‘安宁’?黄希宪为何突然不跑了?他那准备南下的船队,为何又悄无声息地回到了水次仓?这水面之下,到底藏着什么?”
赵啸天挠了挠头,他虽精明强干,但政治嗅觉远不如朱慈烺敏锐,只能凭直觉道:“殿下,卑职也说不好。不过……卑职总觉得,这济宁城,像是个大戏台子,前面唱得热热闹闹,后面指不定在憋着什么大招呢!那黄希宪……该不会是被人……”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朱慈烺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变得更加深邃。船队继续前行,出示了水达签发的通关文牒后,一路畅通无阻地通过了济阳桥、忠信门水门、大闸口等关卡,最终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稳稳地停靠在了济宁州衙附近、属于兴漕帮的专属官码头上。
码头区域果然如赵啸天所言,相对清静。其他泊位船只不多,显得井然有序。岸边,一个身着青衫、身形略显单薄的中年男子,正带着几名帮众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船只靠岸、系缆。他动作从容,指挥若定,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书卷气,与周围那些粗豪的漕帮汉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殿下,您看,那就是李育财!”赵啸天指着那青衫男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这小子,以前是个屡试不第的穷酸秀才,肚子里墨水不少,就是运气差了点。后来跟了咱帮,嘿!您猜怎么着?管账、调度、打点关系,样样精通!帮里在济宁这一摊子事儿,交给他,我是一百个放心!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官老爷强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