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安排,思虑周详,既给予了邱祖德极高的信任和权力,让他这位巡抚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在文政方面的首席幕僚长,又充分考虑和发挥了任、郑、尹、韩等人的特长与背景,形成了一个以邱祖德为核心,各有分工、相互协作、有机统一的秘书班子雏形,为日后更复杂的政务处理打下了基础。
邱祖德听完,心中涌起巨大的感激、知遇之恩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太子这是将机要文权、信息枢纽尽数相托,是何等的信重!
他不再犹豫,后退一步,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沉毅:
“臣!邱祖德,叩谢殿下信重!殿下以心腹之事相托,臣敢不竭尽驽钝,呕心沥血!必当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协调各方,处理好每一份文书,参详好每一条策略,沟通好每一处关节,确保殿下政令畅通无阻,文案处置及时妥当,绝不因文牍之事贻误军国大计!”
“若有差池,臣甘当重罪!请殿下放心!”
任孔当、郑与侨、韩世奇也立刻起身,跪在邱祖德身后,齐声道:“臣等遵命!定当同心协力,尽心辅佐邱大人,办好差事,恪尽职守,绝不辜负殿下厚望!”
“好,好,都起来吧。”朱慈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亲手将邱祖德扶起,“有邱卿此言,有诸位爱卿同心同德,孤这文事一途,便可暂告无忧矣。”
众人起身归座,脸上都带着被信任、被重用的振奋之色,以及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朱慈烺坐回主位,思路继续延伸,对侍立一旁的赵啸天道:“赵指挥使。”
赵啸天立刻抱拳,声如洪钟:“末将在!”
“邱大人、韩大人,以及任大人、郑大人,日后便常在这州衙之内视事。孤命你,即刻着手,扩建、整理州衙东侧那几处闲置的廨舍院落,清扫整饬,作为诸位大人处理公务的值房与议事之所。”
朱慈烺顿了顿,说道,“所需桌案、椅凳、笔墨纸砚、档案柜架、灯烛炭火等一应办公用具,务必配备齐全,保障供应,不可短缺。可能做到?”朱慈烺吩咐得极其细致,显是对文事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赵啸天咧嘴一笑,拍着胸脯保证:“殿下放心!这点小事包在末将身上!保证给几位大人收拾得窗明几净,桌椅齐整,要笔墨有笔墨,要灯烛有灯烛,绝不让大人们为这些琐碎杂事费心耽误功夫!”
朱慈烺点点头,又对王之心道:“王伴伴,宫内文书往来流程、用印存档之规矩,你最为熟悉。日后与邱大人这边,需密切配合,文书传递、用印请示、归档备查,皆需顺畅无碍,不可有误。”
王之心躬身道:“老奴明白。定当与邱大人、诸位大人勤加沟通,配合无间,绝不敢耽误殿下政务。”
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烺感到心中一件关乎行政运转的大事初步落地,心情稍感舒畅。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筋骨,对众人笑道:“好了,文事初定,孤心甚安。诸位也都用过早膳了,不如随孤一同出城去看看如何。瞧瞧粥棚施粥的实际情形,再看看南门外征兵的热闹场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齐声应道:“臣等遵命!”
朱慈烺率先向堂外走去,邱祖德、任孔当、郑与侨、韩世奇四位新组成的文僚核心紧随其后,赵啸天、王之心等人也簇拥着。吴六子早已机灵地跑出去调集护卫。
阳光穿过廊庑,洒满庭院,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特有的清新气息,却也夹杂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声。朱慈烺深吸一口气,望着济宁城头飘扬的旗帜,步伐坚定而充满力量。他的班底正在一点点充实,文武初具雏形,前路虽仍漫长艰险,但希望之光,已在这忙碌的清晨愈发清晰。
一行人出了州衙仪门,在吴六子安排的近两百名精锐护卫的严密簇拥下,向着济宁东门而行。街道上比往日更加熙攘,人流如织,神色各异。有推着独轮车匆匆赶路的贩夫,有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小贩,有驻足观望、交头接耳的市民,更有大量面有菜色、携家带口、眼神茫然的流民模样的人,朝着南门方向涌动。
嘈杂的声浪中,一些零碎的对话不可避免地飘入朱慈烺耳中:
“……快走快走!去南门那边!听说太子爷招兵,管吃管住,能吃饱饭,每月还有实打实的饷银拿!”
“真的假的?这年头还有这等好事?别是骗人去送死的吧?”
“真的!千真万确!我邻村王老五家的二小子,昨天就去登记了,当场就领了两个杂面饼子!还说只要是青壮,报了名,全家都能跟着进军营安排的地方,饿不死!”
“老天爷开眼了啊!这兵荒马乱的,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总算…总算有条活路了……”
“同去同去!赶紧的,去晚了怕名额满了!”
赵啸天走在邱祖德身边,趁着行路的间隙,低声向他更为详细地解释着朱慈烺昨日亲自定下的那套新颖而务实的征兵规则,尤其重点说明了“保障队”的设置理念——将那些因年龄、体质或家累不宜编入一线战兵序列者,并非简单淘汰,而是纳入保障队体系,负责营建、运输、炊事、医护等后勤保障,同样给予基本粮饷,使其家庭得以存活,既保全了人力,又安定了军心民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