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与王渊并肩走下舷梯,之前的剑拔弩张似乎暂时隐没于江风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而克制且基于同等高度的审视与交流。
码头上,以苏省省委书记刘石屹为首的几位地方大员并未立刻离去,而是站在原地等候。雨水打湿了他们肩头的制服,却无人在意。他们的目光,复杂地追随着那两位正从舷梯上稳步走下的年轻人。
在刘石屹这些封疆大吏眼中,陈阳与王渊,代表着燕京最顶级的两个政治门阀的下一代核心。他们如此年轻,却已手握足以影响一省乃至一国格局的能量,言谈间决定着千亿级项目的走向、无数人的饭碗乃至地方势力的重新洗牌。这份超然的地位与厚重的权柄,让他们这些在地方经营数十年的重臣都感到一种深沉的压迫感,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对时代更迭的感慨。
陈阳面容沉静,气质温润中透着深不可测的渊深。他步伐沉稳,明明一夜未眠,眉眼间却不见任何疲色,反而有种风雨洗礼后的澄澈与坚定。他与王渊交谈时,姿态平和,不矜不伐,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掌控力,仿佛天地间的风雨、江中的波涛、乃至人心的向背,皆在其掌握之中。
王渊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带着学者式的审视与门阀继承人的矜持傲岸。他同样年轻,气场强大,与陈阳并肩而立,如双峰并峙,各具峥嵘。只是,相较于陈阳那近乎“道法自然”的沉静,王渊的锋芒更为外露,心思也更为幽深难测。
这两位“京爷”的风姿气度,让刘石屹等人心中暗叹: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未来的庙堂格局,怕是尽在这些年轻人翻手覆雨之间了。
雨势又渐渐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点砸在码头的水泥地上,溅起朵朵水花。
严格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快步从等候的车队旁走来,意图为王渊遮雨。
几乎同时,孙正阳也小跑着,脸上带着殷勤甚至有些惶恐的笑容,拿起另一把伞就要冲向陈阳。
陈阳却微微抬手,做了一个明确而温和的制止手势。
孙正阳的脚步瞬间僵住,脸上的笑容凝固,有些无措地看着陈阳。他立刻明白,陈阳不需要他来做这种撑伞小弟的活计,他在陈阳眼中的价值,在于稳定金陵局面、执行更深层的指令,而非这些表面功夫。一种被信任又必须时刻谨守本分的压力,让他后背渗出细汗。
王渊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他也没有让严格为自己撑伞,而是伸手接过了严格手中的伞柄,淡淡道:“我自己来。”
随即,他手腕微微一倾,那把宽大的黑伞,便自然而然地将陈阳也一同罩在了伞下。
两人共撑一伞,走在渐渐沥沥的雨中,走向码头一旁的观景平台。背影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模糊,却又奇异地和谐,仿佛刚才船头上那番暗藏机锋的交谈从未发生。
“智能航道的具体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发改委和交通部那边会牵头组织专家评审,这方面,我会督促他们尊重科学、高效推进,不会让外行过度干预内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干涉太多,反而适得其反。”王渊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清晰而平稳。
他这话,既是在表明自己主导的监督将保持在合理框架内,也是一种隐晦的示好与划定边界。
陈阳微微颔首,目光望着雨丝在江面上激起的无数涟漪:“王少能如此想,是项目之幸。技术层面的问题,自有邹院士、张总工他们这样的国士去攻克。你我所虑,当在更高层面。尤其是分配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把蛋糕做大,是前提。但做大之后,如何分?是延续过去那种‘先富带后富’——且往往只有‘先富’,不见‘后富’的模式,让财富愈发集中于少数寡头、垄断集团和特殊利益阶层手中?还是真正转向‘共同富裕’,让智能航道这些国家级项目带来的发展红利,能够更公平地惠及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中小企业、乃至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这关乎改革的正义性,也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
王渊沉默地走了几步,雨水敲击伞面的声音密集而清晰。他缓缓道:“分配问题,是核心,也是最难啃的骨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你打算怎么做?”
“初次分配,要更注重劳动报酬的比重,完善技术工人、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体系,让他们真正能凭借知识和技能致富,而不是只能依靠资本和权力。再分配,财政税收要更加精准地向民生、向基层、向弱势群体倾斜,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释放消费潜力。甚至……”陈阳目光深远,“可以探索让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全民共享基金,长期投资于这些具有稳定收益的国家级基建项目,让全民成为项目的‘股东’,直接分享发展成果。这才是可持续的、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