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四十分,李腾提前二十分钟来到办公室。他今天特意换上了一件半新的深色夹克,显得稳重干练。上午八点半,他将首次以县政府办副主任的身份,陪同常委副县长宋知远调研春耕备耕工作。这不仅是他熟悉农口业务的开始,更是在老领导面前的一次正式亮相。
他打开笔记本,再次梳理宋知远副县长分管的领域及其主要部门负责人情况。这些信息,部分来自刘建业主任的交代,部分来自王磊提供的资料,还有一部分,是他昨晚特意打电话向青林镇几位老同事探询核实的结果。
宋知远副县长作为常委副县长,分管的领域是全县的基础和重心,主要包括:
农业农村工作:涵盖粮食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多种经营、农村政策落实等。
林业工作:包括植树造林、森林保护、林政管理、林业产业发展。
水利工作:涉及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
扶贫开发工作:负责贫困人口识别、帮扶、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
乡镇企业管理:指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技术改造、市场营销等。
这些工作对应着几个重要的科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乡镇企业局。这些局的局长,便是李腾未来需要频繁打交道的关键人物。
李腾在笔记本上简要记录着各位局长的情况:
县农业局局长 周建农,52岁,农校毕业,从公社农技员干起,是全县有名的“农业通”,为人务实,但有时略显保守。
县林业局局长 马占山,50岁,军转干部出身,作风强硬,执行力强,护林防火方面很有办法,但据说不太容易听进不同意见。
县水利局局长 沈永康,55岁,老水利技术员出身,对全县河流水系、水利设施了如指掌,性格温和,是位忠厚长者。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黄志刚,48岁,曾任两个贫困乡的党委书记,对扶贫工作有感情,也有办法,但扶贫办是新设机构,资源有限,他常为资金项目奔波。
县乡镇企业局局长 徐振业,46岁,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经常跑市里、省里争取项目,希望能尽快做出成绩。
“李主任,车准备好了,宋县长那边也通知了,八点二十准时出发。”王磊敲门进来汇报。
“好,我们提前五分钟下楼。”李腾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纸上谈兵终觉浅,真正要融入这个系统,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去观察、去体会。
八点二十整,李腾和农业局局长周建农、水利局局长沈永康已经等在办公楼前。宋知远的专车准时驶来。李腾快步上前,为宋知远拉开车门。
“宋县长。”
“宋县长早!”
周建农和沈永康也连忙问候。
宋知远今天穿了一件普通的夹克衫,脚上是运动鞋,显得很利落。他笑着与几人握手,看到李腾时,用力拍了拍他的胳膊:“李腾,准备好了吗?今天可是你履新后第一次下乡,农口的情况复杂,要多听、多看、多问。”
“是,县长,我一定认真学习。”李腾恭敬地回答。
“老周,老沈,上车吧,路上咱们先聊聊情况。”宋知远招呼着,自然而然地坐进了副驾驶位置,把后排更宽敞的空间留给了几位下属。这个细节让李腾感到,宋知远虽然地位高了,但体恤下属的风格没变。
车队首先前往距离县城最近的城关镇千亩小麦高产示范方。车上,宋知远询问起当前的春耕情况。
周建农汇报:“宋县长,总体来看,今年春耕物资准备比较充足,种子、化肥、农药供应基本没问题。就是最近油价涨了点,农机作业成本有所增加,部分农户有点意见。”
“农机用油补贴政策落实得怎么样?”宋知远问。
“文件已经下发了,正在统计核实面积,确保尽快兑付到户。”周建农答道。
宋知远点点头,又看向沈永康:“老沈,去冬今春雨雪偏少,水库塘坝蓄水情况如何?春灌有没有压力?”
沈永康扶了扶眼镜,不紧不慢地回答:“县长,目前全县十三座小(一)型水库,蓄水量是正常库容的七成左右,比往年同期略偏少。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春灌用水计划,按照‘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调度。只要不出现特大于旱,保障春灌用水还是有把握的。就是部分老化的支渠、毛渠渗漏严重,水利用系数不高,需要加大节水宣传和渠系维护的力度。”
李腾认真地听着,同时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他注意到,周建农和沈永康的汇报风格迥异,一个更关注政策和面上的情况,一个则对技术细节和数据了然于胸。这反映了两个不同业务领域的特点。
在示范方的田埂上,宋知远仔细察看麦苗长势,与正在劳作的农民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种子价格、化肥投入、对今年收成的预期等。李腾紧跟在他身后,不仅听宋知远问什么,更留意他如何问,如何从农民朴实甚至有些零碎的回答中,捕捉到真实的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