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长乐郡以南,水网愈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这一日,宁瑜与阿翎乘着一叶扁舟,行至一处名为“鉴心湖”的广阔水域。此湖烟波浩渺,水色澄碧,据传湖水清澈异常,可照见人心底最真实的渴望与恐惧,故而得名。
时值盛夏,湖上却并无多少暑气,反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周山色倒映其中,宛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卷,静谧得有些不真实。阿翎坐在船头,俯身用手拨动着清凉的湖水,她手中的纸鹤停在她肩头,翅羽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宁瑜立于船尾,手持竹篙,目光平静地扫过湖面。然而,他的灵识却敏锐地察觉到,这鉴心湖的平静之下,蕴藏着一股奇异的力量。那并非妖邪之气,也非灵力波动,而是一种更加虚无缥缈、直指人心的“映照”之力。湖水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不仅映照出天光云影,更似乎在无声无息地映照着过往船只上行人的内心世界。
“此地果然名不虚传。”宁瑜心中暗道,“鉴心之能,恐非虚言。”
小舟缓缓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湖面出现了一座小岛。岛上绿树成荫,隐约可见飞檐翘角,似有建筑。更令人惊奇的是,小岛周围的湖水,色彩似乎与别处不同,泛着一种梦幻般的、如同珍珠母贝般的七彩光晕,水汽氤氲之上,偶尔有虹光一闪而逝。
“二位客官,前方便是‘蜃楼岛’了。”撑船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夫,他指着那小岛说道,“传说这岛时隐时现,唯有在特定时辰、心无杂念之人方能得见其上真正的‘蜃楼’。岛上住着一位妙手先生,擅制一种奇特的‘镜花水月’汤,据说饮下此汤,能见心中最想见之景,最想得之物。不过啊,老汉我撑船几十年,也只远远见过几次蜃楼幻影,那‘镜花水月’汤,更是无缘得尝咯。”
老船夫的话语中带着向往与一丝敬畏。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兴趣。这“镜花水月”,听起来玄妙,却隐隐与这鉴心湖的“映照”之力相合。
小舟靠岸。岛上树木葱郁,奇花异草繁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甜又带着几分冷冽的香气。循着小径前行,不多时,便见到一座雅致的庭院,门楣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幻真别苑”四字,笔迹飘逸出尘。
院门虚掩,宁瑜轻叩门环。片刻,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身着月白长衫、面容清雅、眼神却带着几分疏离与倦怠的中年文士出现在门后。他看起来约莫四十上下,气质不凡,但眉宇间却锁着一股淡淡的郁结。
“二位有何贵干?”文士声音平和,却没什么热情。
“在下宁瑜,与小妹阿翎游历至此,听闻岛上有妙手先生,擅制‘镜花水月’汤,特来拜访。”宁瑜拱手道。
那文士,想必便是妙手先生,闻言打量了宁瑜与阿翎一番,目光在阿翎肩头的纸鹤上略微停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淡淡道:“原来是慕名而来。在下墨尘,陋居简陋,唯有清茶粗点,若二位不弃,可入院一叙。至于‘镜花水月’汤……”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自嘲,“不过是些虚幻把戏,聊以自娱罢了,未必能入二位法眼。”
他将宁瑜与阿翎引入庭院。院内布置得极为清雅,小桥流水,竹影婆娑,一角设有石桌石凳。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有一方小池,池水清澈见底,却并非普通泉水,而是与岛外湖水一般,泛着七彩光晕,水面上漂浮着几片宛若冰晶凝结而成的花瓣,散发着幽幽冷香。
“此乃‘镜花池’,”墨尘示意二人坐下,奉上清茶,“池中之花,名为‘水月镜花’,非真花,乃水汽与月光所凝,朝生暮死,循环不息。”
宁瑜看向那池中之“花”,果然并非实体,而是光影与水汽构成的奇妙幻象,美丽绝伦,却触之即散。他心中明悟,这“镜花水月”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墨尘先生居此仙境,与镜花水月为伴,可谓雅致。”宁瑜品了一口茶,赞道。
墨尘却摇了摇头,眼中倦色更浓:“仙境?不过是自我放逐的牢笼罢了。雅致?终日对着这些虚幻之物,久了,也分不清何为真,何为幻了。”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深深的寂寥与失落。宁瑜能感觉到,这位妙手先生心中有着极重的执念与憾事,他隐居于此,制作那能见心中所欲的“镜花水月”汤,或许并非为了娱人,更多的,是为了麻痹自己,沉溺于自己编织的幻梦之中。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打破了别苑的宁静。只见几名衣着华贵、仆从簇拥的男女闯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脑满肠肥、身着绸缎的富商,和一个珠光宝气、面容娇媚的年轻妇人。
“妙手先生!妙手先生可在?”那富商大声嚷嚷着,目光贪婪地扫视着庭院,“我们可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这蜃楼岛!快,把你那‘镜花水月’汤拿出来!钱不是问题!我要见见我那早逝的爹娘,问问他们祖传的宝藏埋在何处!”那妇人则娇声道:“奴家要见见那负心汉后悔莫及的样子!还要看看我未来能否成为诰命夫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