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失衡的账本
这一日,宁瑜与阿翎来到了一座名为“汇泉”的县城。此县地处南北通衢,水陆交汇,商贾云集,市面极为繁华。长街之上,店铺鳞次栉比,叫卖声、车马声、交谈声不绝于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阿翎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热闹的市井,一双灵动的眼睛简直不够用,看看这边卖胭脂水粉的,又瞧瞧那边耍猴戏的,兴奋地拉着宁瑜的袖子:“宁哥哥,这里好热闹!比我们之前去的那些地方都热闹多了!”
宁瑜微笑着任她张望,目光却缓缓扫过街面。这汇泉县人气鼎盛,财气充盈,是难得的富庶之地。然而,在他那通明的道心感知中,这片繁华之下,却隐隐流动着一丝不谐。这感觉并非妖邪之气,也非怨念纠缠,而更像是一种……“失衡”。仿佛一架精密的天平,有一端正在微微地、持续地向下沉坠,牵动着整个县城的“气运”都呈现出一种外强中干、虚浮不定的态势。
“财气过旺而失其道,如洪水漫溢,非福反祸。”宁瑜轻声自语。
“宁哥哥,你说什么?”阿翎没听清,回过头问。
“没什么,我们先找个地方落脚。”
两人寻了一间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客栈住下。客栈掌柜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拨弄着柜台上的算盘,笑容可掬,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与焦虑。办理住店手续时,宁瑜注意到,掌柜手边的账本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那算珠拨动的声音又快又急,带着一种焦躁感,不像是在核算,倒像是在追赶什么。
安置好行李,阿翎嚷着肚子饿,两人便到客栈大堂用饭。此时并非饭点,大堂里人不多,只有邻桌坐着两个穿着体面的商人,正在边喝茶边唉声叹气。
“王兄,这季的账目看了吗?唉,明明流水比去年还多了两成,可这落到口袋里的,反倒薄了三成不止!邪门了!”
“谁说不是呢!李老弟,我那边也一样。铺子里的伙计也没偷懒,进货出货都顺畅,可这钱就像指缝里的沙子,不知不觉就溜走了!各种开销莫名其妙地涨,不是这里要打点,就是那里要补窟窿,头疼啊!”
“再这样下去,怕是只能收缩铺面,裁减人手了……”
“唉,这汇泉县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两个商人摇头叹息着离开了。
阿翎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边竖着耳朵听,等那两人走了,她才小声对宁瑜说:“宁哥哥,他们好像赚不到钱?可是这里看起来这么热闹,怎么会赚不到钱呢?”
宁瑜尚未回答,就听柜台那边传来一阵压抑的争吵声。是客栈掌柜和他妻子。
“这个月的利钱又不够!再这样下去,我们这客栈怕是都要抵给钱庄了!”妇人声音带着哭腔。
“你当我不知道吗?!”掌柜烦躁地低吼,“可有什么办法?房钱不敢涨,涨了更没人住!可各项开销都在涨!柴米油盐,人工税赋,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规矩钱’!我这算盘珠子都快拨烂了,也算不出个盈余来!”
“噼里啪啦”,算盘又被剧烈地拨动了一阵,声音刺耳。
掌柜长长叹了口气,声音充满了无力感:“这汇泉县的算盘,怕是中了邪了,怎么打都是亏……”
阿翎听得咋舌,连饭都忘了吃。宁瑜放下筷子,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那繁华的喧嚣之下,无数细碎的、焦虑的算盘声,仿佛汇成了一条无形的、浑浊的河流,在这座县城里流淌,卷走人们的安宁与希望。
“算盘无邪,人心有偏。”宁瑜淡淡道,“此地财气流转失衡,非天灾,乃人祸。根源,恐怕就在这‘算计’二字上。”
饭后,宁瑜带着阿翎在县城里漫步。他们刻意经过那些大的商号、货栈、钱庄。几乎每一家里面,都传出或急或缓、或重或轻的算盘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本该是商业活力的象征,此刻在宁瑜耳中,却显得杂乱而充满压力。
他们走到县城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这里矗立着一座最为气派的建筑——汇泉县衙。与别处官府衙门的肃穆不同,这县衙门口车水马龙,进出的多是衣着光鲜的商贾之流,脸上带着或谄媚或急切的神情。而县衙旁边,则是一家格外醒目的“通源钱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进出之人非富即贵。
宁瑜在县衙对面的茶摊坐下,要了一壶清茶,静静观察。阿翎学着他的样子,也捧着一杯茶,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县衙和钱庄。
“宁哥哥,那钱庄好大,比县衙还气派呢!”
“嗯,财能通神,亦可役鬼。”宁瑜呷了一口茶,目光落在县衙门口一个刚刚走出来的矮胖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穿着绸缎长袍,手指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满面红光,身后跟着两个点头哈腰的随从。他站在台阶上,志得意满地看了看熙攘的街市,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旁边的通源钱庄。
茶摊老板是个健谈的老头,见宁瑜注意那边,便压低声音道:“客官是外地人吧?那位可是我们汇泉县的财神爷,通源钱庄的东家,赵万贯赵老爷!咱们县太爷跟他是拜把子兄弟,这县里大大小小的生意,想要顺当,都绕不开他这尊佛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