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咸阳宫正殿刚才那场面,简直比后世菜市场抢特价鸡蛋还要热闹三分!以丞相王绾为首的“分封派”和以廷尉李斯为首的“郡县派”,双方撸袖子抡胳膊(当然,是文雅的抡玉笏),引经据典,唾沫横飞,从周文王周武王吵到眼前燕齐楚地的实际情况,从血缘亲情辩到中央控制力……那叫一个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谁也说服不了谁。
整个大殿就像一个即将沸腾的大锅,咕嘟咕嘟冒着辩论的泡泡,每个人都面红耳赤,肾上腺素飙升。支持分封的觉得对方是数典忘祖、不顾现实的书呆子;支持郡县的则认为对方是抱残守缺、只顾私利的顽固派。中立派看得眼花缭乱,脑袋像个拨浪鼓,觉得两边似乎都特么有点道理,这站队可真是一门技术活!
然而,就在这锅“辩论浓汤”即将沸出锅沿,场面几乎要失控演变成全武行的关键时刻,所有的喧嚣,却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地扼住了喉咙,戛然而止。
原因无他,那只“无形巨手”的主人——御座之上的始皇帝嬴政,似乎……动了一下。
其实嬴政并没做什么大动作。他没有拍案而起,没有厉声呵斥,甚至没有明显地改变坐姿。
他只是,那一直放在鎏金扶手(假设有)上、无意识轻轻敲击的右手食指,忽然停了下来。
就这么一个细微至极的动作,却像按下了整个世界的静音键。
前一秒还如同成千上万只鸭子同时在呱噪的大殿,下一秒就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正在张口争辩的大臣,那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差点把自己噎住;所有正在挥舞的手臂僵在了半空;所有激动的、愤怒的、焦虑的表情,都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所有人的目光,带着尚未褪去的争论激情,以及骤然升起的无限敬畏,齐刷刷地、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那高高在上的御座,投向了那个隐藏在十二旒白玉珠之后的身影。
他听到了吗?
他听进去了吗?
他……会怎么想?
王绾的心沉了下去,他从皇帝那停止敲击的手指中,感受到了一种不祥的预兆,那是一种耐心耗尽、即将做出最终裁决的信号。
李斯的心提了起来,他屏住呼吸,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等待着那决定他政治生命乃至帝国命运的最终宣判。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只有那巨大的青铜仙鹤香炉里飘出的袅袅青烟,还在无声地扭动着身姿,仿佛也在紧张地观望。
嬴政依旧沉默着。旒珠轻微晃动,遮蔽了他的眼神,让人无法窥探他内心的丝毫波澜。他的面色沉静如水,既没有因王绾的“老成谋国”而动容,也没有因李斯的“慷慨激昂”而显现赞许。
他就像一座深不见底的潭水,所有的激流和暗涌都被掩盖在平静的水面之下。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平静之下,正在酝酿着足以决定乾坤的滔天巨浪。
这沉默,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每一秒,都对殿下的群臣是一种无声的煎熬和巨大的心理压迫。皇权的威严,在这一刻,不是通过声音,而是通过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彰显到了极致。
终于,在那寂静几乎要凝结成实体,压垮所有人神经的临界点,嬴政缓缓开口了。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带着一丝经过长时间倾听后的微哑,但每一个字,都如同沉重的玉磬敲击,清晰地、缓慢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回荡在空旷而寂静的大殿之中: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仅仅九个字!
如同九道惊雷,接连炸响在所有人的心头!
这九个字,太狠了!太准了!太绝了!
它没有纠缠于具体的礼仪、现实困难、血缘亲情,而是以一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一下子拔高到了历史规律的高度,直指数百年来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的**总根源**——诸侯王(分封制)的存在!
王绾以及所有分封派大臣,瞬间脸色煞白,如遭雷击!皇帝这句话,等于是从根本上、从道义上,彻底否定了他们主张的合理性!你们还在纠结“怎么治”的技术问题,皇帝已经看到了“病根”在哪里!这还怎么辩?
李斯激动得几乎要浑身颤抖,他强行抑制住内心的狂喜,他知道,皇帝完全理解并认同了他的核心观点!他赌赢了!
嬴政的话还在继续,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看透世事的嘲讽: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他的目光似乎透过旒珠,扫过那些刚刚还在极力主张分封的大臣,那目光如同冰锥,刺得他们体无完肤。在天下刚刚安定的时候,再去亲手树立(分封)起可能导致战争的根源?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最后这一句反问,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狠狠砸下!带着一种“你们是不是傻?”的潜台词,彻底堵死了所有分封派的退路。这简直就是逻辑上的绝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下一帝秦始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