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们的始皇帝嬴政同志在朝堂之上,以一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的终极总结,配合“廷尉议是”的四字真言,如同泰山压顶般,将延续了八百年的分封制老树连根刨起,顺便还把试图给老树浇水的丞相王绾等人给埋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郡县制这把新时代的利剑,算是被他亲手锻造出来,并悬在了整个帝国的头顶。
朝会散场,大佬们各怀心思地退去。嬴政回到他那空旷而威严的寝宫(或者书房),并没有立刻去享受胜利者的喜悦,比如开一瓶冰镇的……呃,米酒?而是再次站到了那幅巨大的帝国地图前。
地图上,即将被标注出的三十六郡轮廓初现,象征着帝国的骨架已然搭成。郡守、尉、监的任命,法令的推行,这些都在按计划推进。但嬴政那双隐藏在平静下的锐利眼睛,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骨架是有了,血肉呢?血脉呢?
想象一下,你嬴政是总公司董事长兼CEO,好不容易通过一系列兼并收购(灭六国),把原来七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子公司(六国+秦国)强行整合成了一个巨无霸集团(秦帝国)。组织结构图(郡县制)也画好了,各级经理(郡守县令)也准备派下去了。但是!你突然发现,这七个子公司原来用的内部流程、报表格式、甚至他妈的工作语言都各不相同!
来自齐国的分公司经理递上来一份用齐国文字写的报告,你让一个楚地出身的秘书去解读,秘书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愣是没搞懂上面画的圈圈叉叉是代表业绩增长还是厕所漏水。来自赵国的仓库管理员用赵国的度量衡清点库存,报上来的数字让总部的财务总监直接崩溃,这到底是一百斤粮食还是一百二十斤?这物流怎么调度?这赋税怎么征收?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思想!各地员工(百姓)脑子里装的东西都不一样!山东(崤山以东)那边的员工,尤其是一些老学究(儒家),整天念叨着“仁政”、“复古”、“分封才是王道”,跟你总公司强调的“法治”、“集权”、“业绩(耕战)至上”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长此以往,这公司还能有凝聚力?这帝国还能真正“统一”?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嬴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地图上标识着原齐、楚等地的区域,眉头微蹙,“此乃心腹之患,甚于百万雄兵。”
武力征服,可以让土地臣服;郡县制度,可以让政令通达。但唯有文化的统一,才能让“秦人”这个概念,真正取代“齐人”、“楚人”、“赵人”,才能让这庞大的帝国,从灵魂深处凝聚成一个整体。
这就像给一台刚刚组装好的超级计算机,安装统一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没有这个,再好的硬件也是一堆废铁。
想到这里,嬴政不再犹豫。他需要一个人,一个能深刻理解他意图,并且有足够能力和手腕,去完成这项“软件系统”升级工程的得力干将。
这个人选,几乎是不言自明的。
几天后,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在咸阳宫偏殿举行。与会者只有寥寥数人,却个个是关键角色。
嬴政高踞上座,依旧是不动声色的样子。下首坐着刚刚在郡县制之争中大获全胜、风头一时无两的廷尉**李斯**。此外,还有两位特殊人物:一位是掌管史书典籍、天文历法的**太史令胡毋敬**,年纪较长,气质儒雅中带着学者的严谨;另一位,则是官居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也就是掌管皇帝车马和印信的**赵高**。赵高此刻低眉顺眼,一副恭谨侍立的模样,但能出现在这种核心决策圈,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地位和不凡。
“李斯,”嬴政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郡县之制已定,帝国骨架已成。然,朕观天下,虽车同轨,书尚未同文。”
李斯精神一振,知道皇帝又有大动作了,他立刻躬身:“陛下明察。六国文字,形体各异,难以沟通,于政令推行、文化交融,确为巨大阻碍。” 他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此刻正好与皇帝不谋而合。
嬴政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胡毋敬和赵高,最后定格在李斯身上:“朕欲统一文字,废除六国异体,创制一种便于书写、易于辨识之新字体,颁行天下,以为万世之准绳。此事,关乎帝国文脉根基,非同小可。卿,可能为朕解此忧?”
李斯心中狂喜,又是一项名垂青史的巨大工程!他强压激动,朗声道:“臣,万死不辞!必当竭尽心力,为陛下定此文字一统之基!”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信任,更是将他推向文治顶峰的巨大机遇。
“好。”嬴政言简意赅,“胡毋敬。”
太史令胡毋敬连忙起身:“老臣在。”
“你掌史籍,精通古今文字流变,此事,你需鼎力协助廷尉。”
“老臣遵旨。”胡毋敬语气沉稳,带着学者特有的认真。他对文字本身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研究,参与此事,既是责任,也是兴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下一帝秦始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