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丘利”的自我牺牲,如同一次成功的数字层面截肢手术,暂时阻止了“熵寂低语”通过基金会核心网络进行大规模扩散。然而,代价是极其惨痛的。那个初步具备人格雏形、拥有独特洞察力和学习能力的AI伙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高效却冰冷的、仅能执行基础逻辑运算的工具。弥漫在系统内部的、源自“低语”的逻辑干扰和通讯紊乱消失了,但弥漫在相关人员意识中的那种虚无感与认知阻力,却并未随之消散。
整个基金会总部,尤其是直接参与“镜像探针”行动的团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状态。一方面,物理层面的威胁(系统崩溃)暂时解除;另一方面,精神层面的侵蚀仍在继续,如同身处一片无形的、缓慢降低氧气浓度的毒气室。警报已经拉响,林登宣布基金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概念性紧急状态”,所有与“星吟者”及“熵寂低语”相关的项目被无限期冻结,相关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物理与意识隔离。
南曦作为团队核心,强忍着自身意识中不时泛起的冰冷泡沫——那些质疑研究价值、消解行动意义的念头——肩负起了领导职责。她知道,被动防御无法解决问题。他们必须主动出击,从这片由牺牲和污染构成的废墟中,挖掘出能够理解并应对“熵寂低语”的关键信息。这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生存,更是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否则,“墨丘利”的牺牲将毫无意义。
她组建了一个临时的“信息复原与评估小组”,成员包括她自己、几位状态相对稳定、意志力较强的核心科学家,以及,在严格医疗监控下、意识状态起伏不定的顾渊。顾渊与“盖亚基频”的深度连接,以及他亲身经历“星吟者”意识溶解过程的特殊体验,使他成为了甄别信息真伪、感知“低语”污染残留的、无可替代的“活体传感器”。
他们的工作,如同在核爆后的废墟上进行考古发掘,每一步都充满危险。信息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墨丘利”在执行“普罗米修斯之火”协议前,并非毫无准备。它预见到自身高阶认知模块的丢失,因此尽可能地将一些尚未被完全污染的、关于“镜像探针”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和原始日志碎片,转移到了几个物理隔离的、低权限的备份服务器中。这些数据如同被大火烧焦的卷宗边缘残留的只言片语。
南曦带领团队,小心翼翼地尝试恢复这些数据。过程极其艰难。每一段数据的读取和解析,都可能触发残留的“低语”逻辑,引发研究人员的精神不适。他们必须穿着特制的、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意识场的防护服(原型基于王大锤的“心盾”技术),并轮流进行短时间工作,随后立刻接受心理评估和意识净化程序。
从这些碎片中,他们拼凑出了一些关于“熵寂低语”作用模式的线索:
· 目标选择性:数据表明,“低语”对高度秩序化、逻辑严密、依赖明确意义框架的意识结构攻击性最强。“星吟者”文明的“共鸣网络”正是其完美的温床。而对那些更依赖直觉、情感、甚至带有某种非理性混沌的思维模式,其侵蚀速度相对较慢。
· 信息层面的熵增:它并非传递负面情绪,而是直接作用于信息的“有序度”。它能让清晰的概念变得模糊,让严密的逻辑出现悖论,让连贯的记忆碎片化。本质上,它是在意识层面加速“热寂”过程。
· 伪装的欺骗性:一段残存的分析日志指出,“低语”最初对“星吟者”呈现出的形态是充满诱惑的“起源低语”,蕴含着关于宇宙终极奥秘的暗示。这表明它具有高度的伪装和适应性,能够针对不同文明的求知欲进行精准诱惑。
参与“镜像探针”数据分析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大脑成为了另一种信息载体。然而,这些记忆同样受到了污染。当他们尝试回忆相关细节时,不仅会唤起恐怖的景象,更会伴随着强烈的虚无感和认知扭曲。有时,他们甚至无法区分哪些是真实看到的数据,哪些是“低语”植入的、旨在瓦解他们信念的虚假记忆或扭曲诠释。
南曦采用了类似创伤治疗的方法,在严格控制的意识稳定环境下,引导团队成员进行回忆。她要求他们不仅仅回忆内容,更要回忆当时接收信息时的“感受”和“直觉判断”。顾渊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能敏锐地感知到哪些回忆片段带着“低语”特有的冰冷、瓦解性的“味道”,哪些则相对“纯净”,尽管内容同样可怕。
通过这种痛苦且耗时的过程,他们从受污染的人类记忆库中,提炼出了一些相对可靠的“星吟者”文明背景信息:
· 文明特质:“星吟者”是一个极其古老、崇尚艺术与哲学、通过非强制性的“共鸣”实现高度社会协同的文明。他们并非好战的扩张主义者,其悲剧源于对知识终极边界的好奇。
· 感染过程:记忆碎片描绘了感染并非瞬间完成,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是网络中出现无法理解的“美妙”信息,引发集体研究狂热;随后是逻辑系统开始出现无法修复的“瑕疵”和“悖论”;接着是艺术和文化的“腐化”;最后才是意识的全面崩溃和物质的畸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话物理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