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几乎要吐血!他万万没想到,在自家门口,竟然还会遭到如此凶猛、装备与北京明军如出一辙的伏击!“是罗汝才!那个‘曹操’!” 由于他也是三国演义的爱好者,所以在明末这些起义首领中,他就记住了名叫曹操的罗汝才一个人,他瞬间也明白了对方的身份和意图,心中涌起一股穷途末路的悲凉。
代善、阿敏等人拼命组织部队反击,试图杀开一条血路。但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以逸待劳的守军面前,任何冲锋都显得徒劳而悲壮。金军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一次次粉身碎骨。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金军丢下了超过五千具尸体和大量的伤员、辎重,阵型彻底崩溃。皇太极见大势已去,再也顾不得许多,在亲兵的死命护卫下,找到一处长城年久失修的缺口,带着代善、阿敏等少数核心将领和残存的不到三万八旗军,如同丧家之犬般,仓皇逃出了关外,向着辽东方向亡命奔逃。
喜峰口外,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罗汝才的部队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庆祝着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他们缴获了大量金军丢弃的兵器、甲胄、马匹,甚至还有一些没来得及带走的财物。
然而,作为最高统帅的罗汝才,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望着远处皇太极溃逃扬起的烟尘,以及眼前这片狼藉的战场,脸上得意的笑容却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茫然。
“大王,我军大胜!是否立刻追击,直捣黄龙,拿下沈阳、辽阳?” 一员部将兴奋地请战。
“追?” 罗汝才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眉头却皱了起来。
另一员较为持重的将领提醒道:“大王,我军虽胜,但连续行军作战,也已疲惫。且辽东乃建虏老巢,虽经此重创,但仍然有数万八旗精锐。贸然深入,恐……”
“那……难道就此退回关内?” 又有人问道。
罗汝才陷入了沉思。他号称“曹操”,机变百出,擅长在乱中取利,但真正面临这种关乎全局的战略抉择时,他那缺乏长远眼光和宏大格局的“小聪明”便暴露无遗。
退回关内?朱由校(洪秀全)会兑现诺言吗?就算给了王爵,在朱由校和那么多割据势力眼皮底下,能安稳吗?而且自己这一退,等于将到手的辽东又还给了皇太极,之前的血战意义何在?
继续追击?辽东苦寒,人生地不熟,补给线漫长。皇太极虽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万一陷入僵持,关内的朱由校或者其他势力趁机抄了自己后路怎么办?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之前的算计看似精明,无论北京之战谁胜谁负他都有利可图。但当真的一战未能将皇太极主力全歼,反让其逃回了辽东,下一步该怎么走,他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他习惯了依附强者、趁火打劫,却从未真正独立经营过一片根基之地。
“传令……全军在喜峰口外扎营休整,多派斥候,打探辽东虚实以及……关内消息。” 最终,罗汝才选择了最保守的做法——按兵不动,继续观望。
他这只狡黠的“狐狸”,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大胜后,反而因为超越了自身格局的胜利而陷入了战略迷茫。他停下了脚步,开始患得患失,而这宝贵的时机,正在一点点流逝。辽东的未来,乃至整个明末战局的走向,也因他这一刻的犹豫,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