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岚在开封城郊当众斩决三名劫掠小校的消息,如惊雷般传遍中原各营。铁血手段虽震慑了军纪,却也在收编的义军之中埋下了抵触的种子。军营里,窃窃私语从未停歇,不少士兵私下抱怨军法过苛,更有人暗指吴军嫡系与义军待遇天差地别,一时间人心浮动,连日常操练都透着几分消极怠工。
中军帐内,吴三桂正对着各地呈报上来的军情皱眉。帐下将领轮番进言,有说应乘胜追击、彻底整肃义军的,也有劝诫需安抚义军情绪、避免哗变的,争论不休。吴三桂指尖敲击着案几,目光沉凝——穆青岚的铁腕是必要的,但一味强硬,若真逼得数十万义军离心离德,中原防线便会不攻自破。
“王爷,”一道温婉却坚定的声音打破了帐内的争执,柳如眉身着素色劲装,缓步走入帐中,她刚从城郊义军大营探查回来,鬓角还带着些许风尘,“属下有话要说。”
吴三桂抬眸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期许。柳如眉出身中原义军,曾是一方首领,最是了解底层士兵的心思,此刻她开口,想必是有真知灼见。
“如眉,你且说说,如今义军之中,究竟是何光景?”
柳如眉微微躬身,语气恳切:“王爷,属下刚从三营回来,所见所闻,心中难安。穆将军斩决作乱小校,固然是为了严明军纪,可军中士兵,多是些流离失所的穷苦百姓,他们投身军旅,不过是为了混一口饱饭、求一条活路。”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悲悯:“属下与他们闲谈得知,不少义军士兵自入编以来,军饷迟迟未能足额发放,每日伙食不过是糙米咸菜,甚至有时连温饱都难以保证。眼下天寒地冻,他们身上的衣物还是入伍时的单衣,破旧不堪,难以御寒。”
帐下一名将领忍不住反驳:“柳将军此言差矣!如今中原初定,粮草军饷本就紧张,吴军嫡系士兵亦是这般待遇,为何偏偏义军士兵便要抱怨?”
“非是抱怨,而是积怨已久。”柳如眉转头看向那名将领,目光坦荡,“吴军嫡系跟随王爷多年,粮草短缺时,尚有王爷的威望与往日的恩义支撑,可义军士兵初来乍到,尚未完全归心,又逢待遇微薄、寒饥交迫,心中难免生出不满。此次劫掠之事,虽有士兵自身贪婪之过,却也与这般境遇脱不了干系。”
她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坚定:“王爷,治兵如治水,堵不如疏。穆将军的‘铁腕’是‘堵’,能震慑一时之乱,却不能化解根本之困。若想让义军真正归心、军纪长治久安,必须‘严纪与厚待并行’,恩威并施,方能收揽人心。”
“恩威并施?”吴三桂眉头微蹙,“你且细说,该如何施为?”
“其一,当重申军法权威。”柳如眉条理清晰地说道,“穆将军已开了好头,当趁此时机,将《军律》誊抄张贴于各营,派专人宣讲,明确劫掠、扰民、逃兵等罪名的惩处措施,让每一位士兵都知晓军法如山,不可触碰。同时,选派公正严明的将领担任军纪督查,巡查各营,发现违纪行为,当即处置,绝不姑息。”
吴三桂微微颔首,这一点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军纪是根基,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其二,当厚待士兵,解其忧困。”柳如眉话锋一转,语气急切了几分,“属下恳请王爷,提高全军士兵军饷三成,尤其是义军士兵,需足额按时发放,不得拖欠。军中伙食也需改善,每日至少保证一荤一素,粗粮细作,让士兵们能吃饱吃好。”
“如今粮草军饷本就紧张,提高三成军饷、改善伙食,这恐怕……”掌管后勤的将领面露难色,连连摇头。
“此事并非不可行。”柳如眉早已深思熟虑,“属下已与叶轻眉姐姐商议过,开封府库尚有存粮,再加上河南东部秋收略有结余,只要合理调度,足以支撑。再者,士兵们吃得饱、穿得暖,方能有体力操练、有心力作战,这看似耗费粮草,实则是为军队战斗力投资,远比因士兵哗变、军心涣散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
她看向吴三桂,眼中满是期盼:“王爷,眼下天寒,不少士兵因衣衫单薄而冻伤,影响操练。属下恳请王爷下令,赶制一批棉衣棉裤,发放给全军士兵,再为各营添置炭火,抵御严寒。士兵们感受到王爷的体恤,心中的不满自会消减,对王爷的归属感也会愈发强烈。”
吴三桂沉默不语,目光在帐下诸将脸上扫过。有人面露赞同,也有人依旧心存疑虑。他起身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连绵的军营,寒风卷起地上的枯草,呜咽作响。他想起自己年少时投身军旅,也曾受过寒饥之苦,那种绝望与无助,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他身为王爷,坐拥中原之地,若连自己的士兵都无法庇护,让他们在寒风中忍饥挨饿,又何谈一统天下、造福百姓?柳如眉说得对,军纪是“硬”,厚待是“软”,唯有软硬兼施,才能让这支混杂着嫡系与义军的军队真正凝聚成一股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