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昌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你……你血口喷人!”叶轻眉冷笑一声,取出一封书信与几张票据:“这是秦公与南明使者的通信,还有漕运船只的载货清单,上面有秦府的印章,铁证如山,秦公还要狡辩吗?”原来苏凝香早已按计划暗中调查,搜集到了秦德昌勾结南明的证据。
堂内众人见状,皆是大惊失色。勾结南明乃是死罪,秦德昌此举若是曝光,不仅他自身难保,恐怕还会牵连其他士族。沈万堂连忙打圆场:“叶姑娘息怒,秦公或许是一时糊涂,此事尚可从长计议。”叶轻眉见目的达到,语气放缓:“吴帅仁慈,不愿深究过往之事。只要各位愿意合作,此前种种,皆可既往不咎。但若执意顽抗,秦公的下场,便是各位的前车之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苏婉清带着几位江南清流士人前来拜访。苏婉清身为大儒苏仲文之女,在江南士人中有极高声望。她步入堂中,对着诸位家主拱手道:“婉清今日前来,并非为新朝游说,而是以江南学子之名,恳请各位以大局为重。”
她目光恳切地说道:“清军南下,山河破碎,江南百姓早已不堪战乱之苦。新朝推行轻徭薄赋,意在安抚民心,稳固疆土。各位皆是江南望族,世代受百姓供养,此刻理应挺身而出,助力新朝安定江南,护一方平安。若因一己之私引发战乱,江南生灵涂炭,各位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随行的几位清流士人也纷纷附和,他们言辞恳切,引经据典,从儒家伦理讲到家国大义,说得诸位家主面露愧色。秦德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深知苏婉清所言非虚,且叶轻眉手握他勾结南明的证据,若是僵持下去,只会得不偿失。
沈万堂见状,率先表态:“叶姑娘、苏姑娘所言极是,我沈某愿与新朝合作,按规定缴纳粮税,投资漕运专营。”有了沈万堂带头,杭州陈氏、扬州郑氏也纷纷附和。秦德昌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我无锡秦氏,愿遵新朝政令。”
叶轻眉心中大喜,当即与诸位家主签订合作契约。契约签订完毕,叶轻眉笑道:“各位深明大义,吴帅定会感念各位之功。日后江南经济繁荣,各位皆是功臣。”苏婉清也欣慰道:“如此一来,江南百姓可安,军中粮草可济,实乃幸事。”
消息传回金陵府衙,吴三桂闻讯大喜,当即下令按契约执行,发放通商文书,允许士族投资漕运、盐铁业。叶轻眉则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大士族之间,协调粮税征收事宜。沈万堂率先打开粮仓,缴纳粮草万石;陆云台则动员丝绸商们恢复生产,为军中赶制衣物;秦德昌也下令漕运船只恢复通航,保障物资运输。
短短数日之内,江南各地粮草陆续运往金陵,军需缺口迅速填补。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的商铺纷纷开市,秦淮河畔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百姓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楚嫣然看着井然有序的金陵城,对叶轻眉和苏婉清赞不绝口:“二位此番功劳卓着,若无你们,江南经济怕是难以如此快速稳定。”
叶轻眉摆摆手,笑道:“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士族虽重利益,但也知晓大势所趋。只要咱们以诚相待,保障他们的合理权益,他们自然愿意为新朝效力。”苏婉清补充道:“此次博弈,既有利益诱惑,又有法理施压,更有大义感召,三者结合,方能事半功倍。”
吴三桂站在府衙的观景台上,望着江南的锦绣河山,心中感慨万千。江南经济的稳固,不仅解决了军需问题,更让新朝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他转头对身旁的沈落雁道:“红颜团队各展所长,嫣然安抚民心,轻眉盘活经济,婉清凝聚士人,凝香搜集情报,有她们在,何愁江南不定,天下不平?”
沈落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们皆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奇才,有她们辅佐,北伐大业指日可待。只是多尔衮在华北虎视眈眈,咱们仍需尽快整备军队,以防不测。”吴三桂点点头,目光变得坚定:“江南已定,粮草充足,下一步,便是筹备北伐,直捣燕京,一统天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金陵城的轮廓上,秦淮河的水波荡漾着霞光。江南士族与新朝的博弈尘埃落定,经济命脉被牢牢掌控,这座古城终于摆脱了战乱的阴霾,迎来了新的生机。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清军的威胁仍在北方,北伐的号角即将吹响,红颜团队与吴三桂一道,即将迎接更为严峻的挑战。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