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关羽之议,众将皆悦。
张晟赞曰:“关将军妙计!贼无兵法,唯恃人多,攻城必如今日蜂拥。我等伪败弃城,必诱其入瓮。”
郭靖忧曰:“然城中百姓、钱粮迁毕否?”
言未毕,帐卫报:“郡丞李严求见。” 郭靖急令入内。李严见帐中二将不识,略愣,遂行礼。郭靖执其臂问:“正方兄,城中之事……”
李严笑曰:“平之放心!诸君力战阻贼,城中人物已尽迁安置妥。”
郭靖长舒气,问:“兄此来专为报信?”
李严曰:“非也,欲议入城诱敌之策。”
众将互视,李严惑问:“某言有谬?”
郭靖释曰:“正方兄勿怪,此乃关将军,我军大将。适才关将军亦提此计,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李严闻之,躬身问关羽:“阵前单骑斩贼酋者,莫非将军?”
关羽答:“正是关某。”
李严叹曰:“将军天神下凡,文武双全,李严钦佩!”
关羽谦曰:“某乃武夫,不敢当此誉。”
郭靖曰:“既二公同计,便即刻入城。关、周二将军远来,可令将士歇息。” 众皆赞同。郭靖传令拔营,关羽、周仓随李严先入城;复嘱辎重营藏火箭炮于粮车,严护之。待诸事妥,郭靖与张晟、周泰率军入城。
李严已在城门候,引众将安置于北门附近空宅 —— 临湘已成空城,此乃将士离石猿山后首宿有屋,亦为战后之慰。
城外贼营中,张宁已醒,闻败讯大怒。
区星惶曰:“今日突遭夹击,损兵七千,然我军仍五倍于敌。若前日不循‘天公将军’令攻侧翼,专注攻城,今已入据矣。” 盖区星欲推责于伪张角,又恐担失护 “张角” 之罪,言辞颇委婉。
张宁怒瞪区星,斥曰:“废物!”
区星骇惧,伏地叩头:“圣女饶命!”
张宁实骂程远志,自黄巾败后,张宁心怀国仇家恨,欲复太平道。原黄巾渠帅多拥兵自重,唯程远志忠於张角,故张宁令其伪扮张角,寻散众再举。
二人先往中原,未得多少教众,闻区星在长沙起事,遂南下。途遇林龙山贼,得陈到、沙摩柯所救,又闻李虺之事。程远志以为可借 “张角” 之名收编李虺麾下黄巾,乃令区星候於临湘城下,勿急攻城。区星得令,喜盼 “张角” 至,又招荆南教众汇聚。
后因蒋钦事,荆州水军封江,程远志、张宁改走旱路,耽搁时日。及抵临湘,程远志欲阵前收编旧部,反被张晟痛斥,张宁气晕;程远志复怒攻张晟,遭袭身死。
张宁知今唯倚区星,乃缓语:“起来吧,此事非你之过。”
区星起问:“大贤良师已殒,临湘还攻否?”
张宁恨曰:“必攻!明日破城,尽诛官军民!”
区星请往布置,张宁惨笑:“此‘张角’乃假,实幽州渠帅程远志。我父早逝于广宗,欲借其复业,不料他一战送命。”
区星闻之,暗思攀附之机,乃曰:“在下愿辅圣女复太平道,赴汤蹈火不辞!” 张宁亦需倚其兵力,许以地位,冀破临湘、取荆南,再兴大业。
张宁乃和颜谓区星曰:“区将军,自今起,封汝为荆州渠帅,荆州诸郡太平道信徒悉归汝节制,助我太平道复业。”
区星闻之大喜 —— 渠帅之位,仅次张角兄弟与张宁,今张角兄弟已逝,实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心暗忖:兵马皆在己手,张宁唯剩圣女之名。若事成,可借其名兼并北方黄巾,待势众权盛,必能控之,甚至自取大贤良师之号,若太平道得天下,亦有称帝之望。故其视张宁之目,渐生迷离。
张宁虽察其心,然自身仅拥林龙数十人,唯倚区星,乃佯作不知,暂借其力。待日后势成,再引忠己者除之,重掌太平道权。二人各怀异心,却为私利暂结同盟。
区星曰:“圣女,明日属下拟分兵两路,攻南门、北门,力取临湘。”
张宁问:“何不全攻四门?若官军遁走奈何?”
区星答:“兵法云‘围三缺一’,防官军困兽犹斗,留西门、北门,令其可逃。”
张宁怒曰:“必尽诛官军!” 区星急释曰:“圣女,我军粮草已乏。若四面围城,官军死战,恐迁延日久,粮尽兵疲;纵破城,损失亦巨。”
张宁曰:“岂容官军轻易脱身?”
区星曰:“圣女放心,若得长沙郡,何惧官军逃窜!”
张宁虽愤,然不通军事,只得从之,复问:“何不攻西门?”
区星曰:“西门临湘水,难展兵力。官军若逃,必不由此,出西门则困于城与湘水之间矣。”
张宁曰:“既如此,依汝计。明日必破城!” 区星应诺,意气风发而出。
次日黎明,区星督军出营,分兵两路,攻临湘南门、西门。黄巾每面城墙集兵一万五千,蜂拥而前。城上箭发、滚木礌石下,贼众仆数百人。然城上守具消耗甚速,转瞬稀疏。城下黄巾无复压力,挟云梯奋力登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