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董卓见李傕败于吕布顿时大惊,未及反应,吕布已挥戟冲杀而至。丁原见吕布败李傕,即刻挥军掩杀董卓军阵。
吕布单骑追李傕突入卓阵,长戟翻飞,如入无人之境;张辽、高顺率军紧随其后,自吕布撕开的缺口杀入,三路夹击之下,董卓军阵大乱,抵挡不住,溃败而逃。吕布追至卓营方收兵,董卓清点兵马,折损大半,怒于帐中咆哮,急令并州兵马尽数渡河入雒阳。
众将肃立,李儒捻须沉吟,亦无对策。董卓见帐内默然,转向李儒问:“文优,今当如何?”
李儒上前低语:“吕布骁勇,我军无人能敌。欲除丁原,必先除吕布。若能设计除之,丁原自易破矣。”
董卓打断:“除吕布易灭丁原,此理皆知!然吕布之勇,何人能制?何以除之?” 李儒语塞,帐下忽有一人出列:“明公欲除吕布,还是收为己用?”
董卓视之,乃骑都尉李肃,喜问:“吕布骁勇,若能归降,何愁天下不定!汝有何计令其来投?”
李肃答:“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愿凭三寸之舌说其来降,唯需明公相助。”
董卓急问:“需何相助?” 李肃道:“吕布乃熊虎之将,甲胄、画戟皆非凡物,唯坐骑平平。闻明公有赤兔马,日行千里,若以此马并金珠相赠,说其归降,必成!”
董卓不舍赤兔,问李儒:“此计可行?” 李儒笑答:“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吕布若归,赤兔仍为明公所用。” 董卓决意:“好!予你黄金千两、明珠数十、玉带一条,携赤兔说降吕布!”
李肃易文士袍,携礼跨赤兔,往吕布营而去。至营前,被巡卒围住,大呼:“烦报吕将军,故人李肃求见。” 吕布闻之,令引入营,亲往帐前相迎。见李肃胯下赤兔,目光不离,面露艳羡。
李肃知其心动,拱手道:“贤弟别来无恙!” 吕布回神问:“李兄久别,今居何处?” 李肃笑答:“愚兄不过行商,偶得一良驹,思天下唯贤弟配之,特来相赠。”
吕布喜问:“莫非此马?” 李肃点头:“贤弟可一试。” 吕布接过缰绳翻身上马,赤兔咆哮腾跃,奔驰如飞,翻山过涧如履平地。归营后,吕布对李肃愈发恭敬,设宴款待,召张辽、高顺作陪。
张辽、高顺至营,张辽问:“将军唤我等何事?” 吕布笑引二人出帐,令牵赤兔:“今日得一良驹,特请二位一观,并见赠马之人。” 二人见赤兔,皆大惊,高顺道:“此莫非当年所言气运神驹?”
张辽亦惊:“昔年学涛言,将军得方天画戟与赤色神驹,必封侯拜将。画戟早有,今得此马,果应其言!” 吕布闻言忆起旧事,慨然:“学涛之言竟应验!我吕布必能拜将封侯!”
李肃闻之,暗忖可借“封侯拜将”诱之,遂假作刚出帐,问:“贤弟,此二位是?” 吕布引见:“此乃张辽、高顺,同在建阳公帐下。”四人入席,高顺不饮酒,吕布、张辽与李肃对饮。
酒酣,李肃忽道:“某与贤弟久别,令尊却常相见。” 吕布愠道:“兄醉矣!先父已逝多年,何来相见?” 李肃大笑:“某所言乃建阳公也!” 吕布警觉:“兄乃行商,何以与执金吾相交?”
李肃反问:“贤弟在建阳公帐下任何职?” 吕布默然:“帐下听用。” 李肃叹:“贤弟有擎天之才,当封侯拜将,何以屈居人下?” 吕布长叹:“恨不逢明主。”
李肃道:“良禽择木,贤臣择主。欲取功名,当早定抉择。” 高顺忽问:“兄非行商,实为何人?” 李肃坦言:“某乃董卓帐下骑都尉,奉明公之命,赠马说贤弟归降。”
张辽按剑怒问:“董卓赠马何意?” 李肃答:“助将军封侯拜将!若归董公,功名指日可待。” 吕布暗思:“学涛所言神驹,竟为董卓所赠,莫非天意令我投之?” 遂对李肃道:“布得董公厚赐,无以为报。”
李肃道:“功在翻手之间,唯贤弟愿否。” 吕布沉吟:“吾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 李肃赞:“此莫大之功!事不宜迟,当速决。” 张辽、高顺虽觉不妥,未敢多言。
李肃留金珠、玉带,嘱:“此乃董公相赠,明日于营中相候。” 遂告辞。高顺问:“将军真欲背建阳公?” 吕布恨道:“我为丁原效力多年,仅任主簿,怎甘埋没!学涛早言我当封侯拜将,今良机在前,必不相负!汝等愿助则助,不愿可旁观,若泄消息,休怪我无情!” 二人默然告辞。
李肃回营禀报:“吕布愿降,今夜必杀丁原。唯末将代明公应其封侯拜将之请,望乞恕罪。” 董卓大笑:“得吕布,何惜封侯!汝无罪也。” 当夜二更,丁原营中火起,喊杀震天。董卓欲出兵接应,李儒阻:“吕布心未可知,恐为诱敌之计,不可妄动。” 董卓从之。
次日清晨,吕布持丁原首级往卓营,李肃引见于董卓。董卓大喜,置酒相待:“今得将军,如旱苗得甘霖!” 吕布纳头便拜:“愿拜明公为义父。” 董卓赐金甲锦袍,令吕布统丁原旧部,封其为中郎将、都亭侯。吕布得兵权,愈加感念李虺预言之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