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的冬雨带着透骨的寒意,将通往襄阳的官道浇得泥泞不堪。
马蹄铁踏碎了结着薄冰的水坑,泥浆飞溅。
这不是一支普通的行军队伍。黑色的旌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每一个骑兵都身披重甲,连战马的面颊都被铁甲覆盖,只露出一双双喷着白气的鼻孔。
虎豹骑。
曹操勒住缰绳,胯下的“绝影”不安地刨动着蹄下的烂泥。他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盯着远方雨幕中若隐若现的巍峨城郭。
“这就是襄阳。”
曹操的声音被风吹散,听不出喜怒。
在他身后,郭嘉裹紧了狐裘,脸色苍白却眼神锐利:“丞相,兵贵神速。蔡瑁虽送了降书,但这几日襄阳城内必然人心浮动。若是给他们喘息之机,或是让江夏的刘琦回过神来,这城门,怕是就没那么好进了。”
曹操冷笑一声,扬起马鞭指着前方:“喘息?孤就是要让他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传令下去,全军弃辎重,人歇马不歇,日落之前,孤要看到襄阳的城门!”
“喏!”
号角声撕裂了雨幕,黑色的铁流再次加速,如同一条巨蟒,无声地绞向那座毫无防备的孤城。
……
襄阳,州牧府。
原本属于刘表的那张虎皮大椅上,此刻坐着年仅十四岁的刘琮。他身子单薄,宽大的孝服挂在身上显得空荡荡的,那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惊恐。
堂下,蔡瑁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靴底摩擦地面的声音,在死寂的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舅舅……曹丞相的大军,真的到了?”刘琮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的玉佩被汗水浸得滑腻。
蔡瑁猛地停下脚步,脸色灰败。
他算到了曹操会来,但他没算到曹操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按他的设想,曹操应该先遣使安抚,许以高官厚禄,再徐徐进兵。届时他蔡瑁作为献城首功,依然是这荆州的一方土皇帝。
可现在,斥候传回的消息让他头皮发麻——曹操亲率虎豹骑,昼夜兼程三百里,前锋淳于导已经到了城外十里铺!
这不是来接收投降的,这是来灭国的!
“到了……到了……”蔡瑁喃喃自语,额头上的冷汗顺着鬓角流进脖子里,冰凉刺骨,“怎么会这么快?宛城的粮草都没动,他就敢直接扑过来?”
“报——!”
一名浑身湿透的亲兵跌跌撞撞地冲进大堂,膝盖一软跪在地上,声音嘶哑:“军师!曹……曹军前锋已至城下!打着丞相旗号,说是……说是来给刘景升大人吊丧!”
“吊丧?”
蔡瑁身子一晃,险些栽倒。
带着五千虎豹骑,全副武装来吊丧?
这是赤裸裸的威慑!这是把刀架在脖子上的“吊丧”!
“他们……他们攻城了吗?”蒯越从旁边的阴影里走出来,声音还算镇定,但藏在袖子里的手却在微微发抖。
“没……没有。”亲兵咽了口唾沫,“来了一骑使者,射了一封箭书上城楼,说是……说是只给一个时辰。”
“念!”刘琮尖叫道。
亲兵颤抖着展开那封被雨水打湿的箭书:“孤奉天子诏,讨伐逆贼。今闻景升公仙逝,特来祭拜。襄阳若开门迎王师,则刘氏宗庙可保,蔡氏富贵延绵;若一个时辰不开……”
亲兵顿了顿,不敢再读。
“读!”蔡瑁厉声吼道。
“若不开……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咣当。”
刘琮手里的玉佩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猛地从椅子上滑下来,连滚带爬地扑到蔡瑁脚边,死死抱住他的大腿:“舅舅!舅舅救我!我不想死!我不想像徐州那样被屠城!开门吧!快开门吧!”
蔡瑁低头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扶上位的“主公”,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苦涩。
他想起了那个在病榻上被自己气死的姐夫刘表,想起了被逼走的刘琦,想起了这几日城内世家大族那暧昧不清的态度。
他突然明白,自己引来的不是援军,而是一头真正的恶虎。
这头恶虎甚至懒得跟他讨价还价,直接张开了血盆大口。
“异度(蒯越)……”蔡瑁抬起头,看向这位荆州第一谋士,眼中满是祈求。
蒯越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德硅兄,事已至此,还有得选吗?曹公兵锋正盛,这荆州上下,除了黄忠、文聘那几个死硬派,谁还有心思打仗?开门吧……早降,还能落个‘识时务’的名声。”
蔡瑁的身子颓然垮了下去,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颤巍巍地扶起刘琮,整理了一下他凌乱的衣领,声音干涩:“琮儿,别怕。拿上印信,咱们……出城迎接丞相。”
……
一个时辰后,襄阳北门。
厚重的千斤闸在绞盘的吱呀声中缓缓升起,巨大的吊桥重重地砸在护城河岸上,激起一片泥水。
城门洞开。
刘琮双手捧着那方象征荆州九郡权力的铜印,跪在湿冷的泥地里,身子抖得像筛糠一样。在他身后,蔡瑁、蒯越以及荆州的一众文武官员,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