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易枫上前一步,叮嘱道,“吴三魁为人狡猾,比董烈更擅长耍手段,你们不可轻敌。若是遇到难处,随时传信给我,我会亲自率军支援。还有,对待归降的士兵,依旧按‘归顺不究’的规矩来,切莫滥杀无辜。”“末将谨记首领教诲!”
次日一早,荆州城外的校场上,五万易军将士已整齐列队,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林萧一身戎装,手持令旗,站在队伍前方,高声喊道:“弟兄们!首领命我们支援张将军,剿灭吴三魁!此去不仅要拿下淮西,更要为百姓扫清障碍,为抗金铺路!出发!”“出发!出发!”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
队伍刚走出城门,就见大道两旁站满了荆州百姓——老人们提着装满干粮的布包,妇人抱着缝制好的布鞋,孩子们举着小旗子,一个个眼中满是感激与期盼。
“将军慢走!多谢你们杀了董烈,救了我们!”“将士们多带些干粮,路上保重啊!”“一定要打胜仗,早点回来!”
百姓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有的甚至跟着队伍走了很远,直到再也看不见。林萧勒住马,回头望向人群,心中满是触动——易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正是因为背后站着无数期盼安宁的百姓。他抬手对着百姓们拱了拱手,随即调转马头,一挥令旗:“加速前进!”五万大军踏着坚定的步伐,朝着淮西方向而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条守护百姓的钢铁长龙,朝着下一个战场,奋勇前进。
荆州将军府的烛火彻夜未熄,易枫坐在案前,手中握着狼毫笔,纸上已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案边摊开的淮西地形图上,阜阳城周边的粮道被红笔圈出,旁边还标注着探子传回的吴三魁粮草囤积点——一处在城西三十里的王家堡,另一处在城北的涡河码头。“张奈何作战勇猛,但吴三魁狡猾,擅长龟缩守城,硬攻怕是要折损不少弟兄。”易枫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一顿,随即落下,“当以‘断粮’为要,先掐断其两处粮道,再围而不攻,待其内部自乱,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信中不仅详细标注了粮道的守卫兵力、偷袭时机,还特意叮嘱:“断粮后切勿急攻,可在城外设灶煮肉,晓谕敌军‘归顺者即得饱食,既往不咎’,瓦解其军心。”写完最后一字,易枫将信纸折好,用火漆封口,递给身边的亲兵:“快马送往淮西前线,务必亲手交给张奈何将军。”
亲兵接过信,躬身应道:“末将遵命!”转身便消失在夜色中,马蹄声朝着淮西方向疾驰而去。易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长江夜色,心中已有了盘算——吴三魁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粮道遭袭,孤城陷绝境
三日后,淮西阜阳城外,张奈何拿着易枫的信,眼中闪过精光。他当即召集将领,按照信中部署,分兵两路:一路由副将带领五千精兵,夜袭王家堡粮囤;另一路由自己亲自率领,突袭涡河码头的运粮船队。
当夜,王家堡的守军正围着篝火喝酒,丝毫没察觉暗处的易军。随着一声令下,五千易军如猛虎下山,瞬间冲破营寨,守军来不及反抗,便已被制服。副将下令将粮囤付之一炬,熊熊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粮食燃烧的焦糊味飘出十里之外。
与此同时,涡河码头的运粮船刚停靠岸边,张奈何便带着士兵冲杀过来。船上的粮兵见状,纷纷弃船而逃,易军不仅截获了所有粮食,还一把火烧了运粮船,涡河水面上顿时飘满了燃烧的木屑。
消息传回阜阳城,吴三魁气得摔碎了案上的茶杯:“易枫!张奈何!你们竟敢断我粮道!”他当即下令紧闭城门,派士兵在城内搜刮粮食,可阜阳城本就不是产粮之地,仅存的粮食只够支撑三日。
三日后,城内的粮食彻底断绝。士兵们饿得上气不接下气,有的趴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的易军大营,眼中满是绝望;有的甚至开始啃食城墙根的树皮,喝马厩里浑浊的马尿,整个阜阳城陷入了一片死寂的绝望之中。肉香绕城,军心终瓦解
阜阳城外,易军的大营里飘着诱人的肉香。张奈何按照易枫的吩咐,在城墙下支起数十口大锅,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牛羊肉,汤汁翻滚,香气顺着风飘进城里,钻进每一个饥饿士兵的鼻子里。
“城上的弟兄们!”易军士兵拿着喇叭,朝着城墙上喊道,“我们首领说了,吴三魁作恶多端,与你们无关!只要你们打开城门投降,不仅能立刻吃饱饭,还能加入易军,跟着我们抗金护民,以后再也不用跟着吴三魁欺压百姓!”
城墙上的士兵们咽着口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犹豫。一个年轻的士兵摸了摸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小声对身边的同伴说:“我……我实在撑不住了,树皮根本填不饱肚子,马尿更是难喝……要不,我们投降吧?”
“可吴将军说了,投降就是死啊!”另一个士兵皱着眉,却忍不住又朝城外的大锅望了一眼,肚子饿得更厉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靖康逆转:易枫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靖康逆转:易枫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